欢天喜地闹元宵,这些民俗你可知?

核心提示: 关于元宵节,丹阳人是怎么过的呢?记者采访了我市民俗专家韩梦庆老先生,听他说一说有关元宵节的那些事。

本报记者 马骏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按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关于元宵节,丹阳人是怎么过的呢?记者采访了我市民俗专家韩梦庆老先生,听他说一说有关元宵节的那些事。

据《丹阳县志》载:“十五元宵日,喜事少年,造作龙虎狮麟,诸色彩灯,击鼓鸣钲,喧闹街市,谓之‘闹元宵’。”韩梦庆介绍说,旧时元宵节,居民、商店、官府门外都张灯结彩。大街(今新民中路)两侧店家门首都挂有“走马灯”“宫灯”“荷花灯”等,样式新颖,年年更旧置新,店家大店压小店,都想要以灯的“气派”压倒对方。正所谓“正月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点红灯”。此外,一些游行的队伍会在公园广场聚集,经中草巷,进入四牌楼十字路口,从大街游行,一直到贤桥下。龙灯、马灯、鱼灯、兔灯、凤凰灯……各式各样的灯光辉灿烂。鞭炮声、锣鼓声响彻霄汉,长夜不眠。大街两旁,观灯的老百姓携老带小,纷纷出门,街上人山人海,道路十分拥堵。

韩梦庆认为,元宵节除了花灯之外,饮食方面也有讲究。“在我们这里,按照传统,元宵节是要吃细圆汤面的,寓意为‘细水长流’,这是讨个吉兆。”韩梦庆说,“俗话说,过了大年盼元宵,正月半来了花灯闹,闹元宵,闹元宵,闹个吉祥丰年兆。如今,元宵节已不如从前那般热闹,但吃细圆、制作花灯的习俗还是一直流传了下来。”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