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警惕骗子冒充班主任收费
我市已有数名家长上当受骗,注意向班主任或学校核实是关键
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虞瑜方)随着新学期开学,一些不法分子又想方设法混进各个班级家长群,然后冒充班主任在群里发布假缴费通知。最近,我市已有数名家长上当受骗。警方提醒家长和老师们,谨防此类诈骗,提高防范意识,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最近,市民庞先生刚加入女儿班级的QQ群,就收到一条“班主任”发来的缴费通知。因发信息者的QQ头像与班主任的头像一模一样,庞先生和其他一些家长没有怀疑,也没有向班主任核实,便通过微信扫码,每人支付了256元。与此同时,市民林女士也在家长微信群里收到一则由“班主任”发送的通知,称需要缴资料费530元。考虑到开学前购买学习资料很正常,群里也有好几个家长发了转账截图,林女士没有多想,便向“班主任”提供的银行账户转了530元。
据反诈民警介绍,类似诈骗已经连续几年出现,每年都有家长“中招”。开学前,这些不法分子又想方设法潜入家长群,冒充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先发布一些教育、学习内容,骗取家长信任,再以学校要求缴纳教材费、工本费等为由,实施诈骗。
骗术并不新奇,为何总有家长“中招”?不法分子的套路又是什么?反诈民警介绍,实施诈骗前,不法分子会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所以申请后即可进入。与此同时,由于很多老师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便会利用时间差,趁老师发现虚假消息前实施诈骗。有的不法分子还会通过QQ群临时会话功能,与某位家长私聊,然后发送收款二维码,家长没有仔细辨别,便会陷入骗子的圈套。
警方提醒,家长如发现班级群内有人发布收缴学费信息,不要急于缴费,可以先在群内搜索全部群成员,查看是否有相同头像的两个班主任账号。如有相同账号,可通过电话、短信或视频等方式,向班主任本人核实,确认无误后,再进行操作。同时,老师需加强群聊管理,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采取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成员的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微信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