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赋能,共绘城市发展新蓝图

核心提示: 商圈,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经济元素,被称为城市的“客厅”,见证并参与着城市的发展变迁。

本报记者 云莹

商圈,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经济元素,被称为城市的“客厅”,见证并参与着城市的发展变迁。随着丹阳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框架的扩张,与之相关的商圈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几年,金鹰、八佰伴、吾悦等城市综合体的引进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形象,便利了市民生活;去年,万达广场将入驻丹阳的消息进一步引发了市民对商圈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期待……

老牌商圈推陈出新、新兴商圈强势崛起。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消费数据显示:在小城丹阳,新老商圈齐头并进、争妍斗艳,正不断为城市发展赋能助力。

新春人气旺,商圈迎来虎年“开门红”

红红的大灯笼、中国结,写有“恭喜发财”“大吉大利”“鸿运当头”等话语的红色装饰牌,循环播放的节日歌曲……走进位于开发区的吾悦广场,喜庆的年味还未散去。“春节假期七天,吾悦日均客流6.2万人次,日均销售650万元,实现了虎年‘开门红’。”丹阳吾悦广场企划经理史静说,历来的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期,都是商场的销售旺季。今年考虑到疫情防控形势,许多市民不便离丹过年,吾悦打出了“不出门,逛吾悦”的宣传口号,并推出了龙腾狮舞、民俗大赏、五福巡游、美食品鉴等一系列吸引人气、招徕客源的活动。“春节那几天,可以说是商场最忙的时候。餐饮、影院、儿童游乐等各个板块全线飘红。”

在众多市民涌入开发区商圈的同时,位于主城区的贤桥商圈也以红火之姿点燃了虎年开局。据统计,春节七天长假,丹阳八佰伴累计客流21万人次,全物业销售2002.8万元,其中百货零售业务销售超1311万元,餐饮消费295万元,幸福蓝海影院累计观影2.8万人次,实现票房143.7万元;大年初一为整个春节假期到店客流及消费高点,当日到店客流3.8万人次,实现销售326万元。丹阳金鹰天地广场春节七天累计总客流突破35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7万人次;餐饮、影院、零售等业态销售火爆,其中33家餐饮品牌累计营业额达528万元,卢米埃影城票房超过128万元,上座率56.6%。“这个成绩虽然在预期之内,但对我们也是很大的鼓舞。”丹阳金鹰购物中心总经理陈新霞说,从春节前半个月到春节假期七天的数据来看,丹阳金鹰与上年同期相比,不论是客流还是销售额都实现了30%的增长,展现了蓬勃的新生活力,也为贤桥商圈带来了新气象。

差异化竞争,贤桥商圈“双姝”共美

地处城市中心的贤桥商圈是丹阳最繁华、最有人气的地段,以八佰伴、金鹰为代表的两大商业“巨头”对街而立,众多功能明确、特色鲜明、趣味十足的大小商店沿街铺开,共同构成了最具烟火气的丹阳“城心”商圈。

“很多市民把丹阳金鹰和八佰伴放在一起比较,虽然都是商业综合体,但我们其实是各有所长,既是对手也是伙伴,在良性竞争中巩固贤桥商圈在全市的‘龙头’地位。”从去年7月掌舵丹阳金鹰以来,陈新霞和团队着重梳理了在手资源,明确了“整合营销”“以情动人”“扬长补短”的差异化发展思路。“总体来说,零售业是丹阳金鹰的短板,但生活业态、体验类业态是我们的强项。就盘点的情况来看,丹阳金鹰有30多家教育培训机构、美发美甲店20多家、奶茶水吧20多家,还有数量众多的餐饮店等等。”如何把这些资源整合发挥最大的效应?陈新霞和团队把商场、步行街、写字楼等进行“捆绑”打造,策划主题活动,强化“金鹰”品牌宣传;利用商场三个朝向的电子大屏,滚动播出“我爱丹阳”“2022,丹阳宁加油”等宣传语,唤起丹阳人的情感认同,集聚人气;以“星空市集”为切口,繁荣特色夜经济,给予弱势群体帮扶;提振员工精气神,从管理、运营能力提升着手,促进品牌业绩攀升……“经过大半年的努力,金鹰的面貌可谓焕然一新,相信丹阳市民也感受到了。”陈新霞自信地说,下一步,金鹰还将对商场现有的100多个入驻品牌进一步优化提升,持续做强“商食游娱购”等体验、互动类业态,给市民带来更好更多的选择。

与金鹰不同,八佰伴的强项即是零售业。从2004年以百货类业态入驻丹阳,到2016年扩容生活类业态,丹阳八佰伴从传统的百货商场转型成为涵盖IMAX影城、餐饮美食、美容美发、儿童体验、娱乐休闲等多种业态的商业综合体。丹阳八佰伴总经理朱青青介绍,最近几年,八佰伴积极探索转型新出路,通过品牌迭代、业态调整、场景更新及数字化转型等方式,以期打造出更加具有沉浸式场景和情感温度的商业空间。去年,八佰伴投入了2000多万元,对商场二楼原先的餐饮区域进行改造,整合升级运动品牌,打造潮流运动集;商场五楼则提档为美食楼层。这样的优化升级获得了消费者的积极反馈,去年五一假期,八佰伴整体运动品类销售同比增幅超30%。“今年,八佰伴还将继续分楼层实施改造提升,推动品牌升级和特色主题场景更新,源源不断地为消费者带来更为全面的体验新元素。”朱青青说,受疫情影响,八佰伴还大力发展“智慧购”线上业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并以“线上下单到店取货”等方式推动线上流量转化,为实体店赋能。

新力量入局,商圈共生共荣大势所趋

“无商不成市”,现代商圈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商圈的繁荣对城市能级提升、城市有机更新更是有着重要意义。

去年7月5日,天怡房产与万达集团正式签约,二者将合力在华南片区打造第四代万达广场,丹阳又一新兴商圈即将强势崛起。

据了解,第四代万达广场将重点突出体验业态,大量引入创新业态,集社交中心、文化中心、娱乐中心、美食中心、旅游中心功能于一体,传统零售类业态占比不大于20%,同时注重服务设施的人性化及舒适性,提升客户消费体验。在商业形象设计上也将更多地结合当地文化,建造既有地域文化特色又不失时尚的商业综合体,提升城市商业形象,致力成为城市新地标。

万达落户华南,这是丹阳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助推服务业发展这篇大文章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必将极大地提高片区内的商业生活配套水平和人居环境,增强生活的便利性、群众的幸福感。

无论是早已走进市民生活的金鹰、八佰伴、吾悦,还是已签约入驻的万达,一个个商业综合体项目的落地,一个个商圈共生共荣,不仅改变了丹阳传统商业的区域布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整个城市的气质与形象。

老城区和开发区两大商圈交相辉映,以万达为核心的华南商圈能否实现后起之秀的追赶超越,成就丹阳商圈“三足鼎立”的局面,还将拭目以待。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早已成为业内的共识。“各大商业主体齐发力,商圈的竞争力才能持续提升。”在朱青青看来,贤桥商圈还有资源可盘活,也有潜力可挖掘,“我们也希望商圈内有更多好项目进来,项目之间进行互动、共同提升,推动整个商圈提档升级,擦亮贤桥商圈这张城市名片。”陈新霞也表示,丹阳商业氛围浓厚,各个综合体齐头并进,促进全市商业共同繁荣,是大家共同的愿望。“希望政府更加注重商圈文化打造,促进中高端餐饮、休闲娱乐等行业发展,扩大生活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市民高品位、差异化、多层次的需求。”

可以预见,在丹阳建设现代化“智造名城、运河明珠”的征程上,城市商圈的繁荣兴盛将为城市品质提升、城市功能完善,注入新活力、激发新动能、带来新生机。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