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虞瑜方)如果你的银行卡里平白无故地多出一笔钱,紧接着有陌生人来电声称他转错了,你会怎么办?相信大部分人会把钱还给对方。然而,这可能是一场骗局!近期,警方接到多起以“汇错款”为由,冒用他人信息办理贷款并实施诈骗的新型诈骗案。
去年12月初,市民岳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打开一看,银行卡里平白无故地多了1万元。既没有借钱给他人,又没有向他人借钱,这钱究竟是哪来的呢?岳女士正纳闷着,很快接到一名陌生男子的电话,对方称不小心输错了银行卡号,汇错了钱,要求岳女士将钱退回。想到平时确实有“马大哈”汇错款的事,岳女士便信以为真,于是按照对方的要求,将该笔钱退了回去。谁知,一个月后,岳女士收到了一条短信,显示其银行卡被扣款1000多元。无缘无故为何会被扣钱?岳女士很是不解,随即报了警。
经警方介入调查,原来,不法分子利用岳女士的个人信息在一贷款网站上贷款1万元,也就是之前打到岳女士账户上的钱。随后,不法分子与岳女士联系,谎称其不小心汇错了款,要求岳女士退回。一个月后,岳女士需要为这笔贷款偿还利息,被扣的1000多元便是第一期的利息。最终,在警方的及时帮助下,岳女士避免了更大的财产损失。但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岳女士也摸不着头脑。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遇到涉及不明钱款的汇进、转出时,应及时向银行核实或向警方咨询,切勿轻信他人而盲目转账、汇款。如有人称“汇错款”要求退回,应要求对方提供姓名、汇款转账明细等详细信息,并向银行进行核实,在认真核对并确认是“汇错款”的情况下才能将款项退回。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快递单、车票机票等各类生活单据不可随意乱丢,尽可能避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包含个人信息的图片和文字等,最大限度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非法活动,从而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