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

核心提示: 人生苦短。初读“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诗句时,我“年少不知愁滋味”,在赞叹文字精湛美好时,总觉得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过程说成是“朝”“暮”间的事,过于夸张了,认为从青丝到成雪那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嬗变历程。

诗意人生

——序王仁俊诗集《脚印深深浅浅》

■唐金波

人生苦短。初读“朝如青丝暮成雪”的诗句时,我“年少不知愁滋味”,在赞叹文字精湛美好时,总觉得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过程说成是“朝”“暮”间的事,过于夸张了,认为从青丝到成雪那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嬗变历程。及至迟暮,重读之,恍然大悟:“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一年很短,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享用美好年华,就已经身处迟暮!”

我老家原属丹徒县,王仁俊家住丹阳县,我和他同是两个裤脚上沾着泥星的农村娃。还记得我俩在江苏省镇江中学初遇的情景,转瞬却成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了。在校那些年,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使不在同班的两人时常碰面:同在一个操场晨练,同为《镇中青年》黑板报撰稿,同赴金山公社学农……仁俊喜好诗歌,高二时便有诗作在镇江市报上发表,自然成为我心目中的“诗人”和榜样。受其影响,高三临毕业前高考分科复习时,我也选择了文科。岂料一场暴风骤雨,使我们一九六六届的高中毕业生直至1968年底方才离校。我和仁俊同是农村来的,属于“回乡知青”,就背起铺盖揖别回家。自此,大家三更灯火五更鸡,一身臭汗两脚泥,在希望的田野上寻觅希望,为家庭的生计操心劳碌。

及至青丝已成白雪,久别重逢,喜出望外,能互读出“眉间有远方的风雨”。

仁俊告诉我,有年冬季他在两县的界河挑水利土方,曾涉河徒步七八华里跑到古镇姚家桥找过我,听说我进矿挖煤了,悻悻而归。

分别半个多世纪后的重逢叙谈中,得知他回乡种了几年地,当了民办教师,后被推荐进入南师生物系,毕业后回乡在中学教语文,教理化。我们互加微信,他的微信名是“泥土”。

后来查阅有关资料,方知他在教育战线多次被评为丹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他服从学校决定,放下教鞭去校办工厂当技术员,主持开发的自浮式排泥胶管获得镇江市科技进步奖,如今已漂浮在世界的江河湖海;退休后,他设计的碎石打桩机用石料输送胶管被港珠澳大桥某项目部誉为“神话”,再次获得镇江市科技进步奖;他申报的74项专利已被授权49项,被评为句容市先进科技工作者和镇江市知识产权工作先进个人。他已连续三届被聘为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参与了有关国家标准的修订。这些在重逢时他却只字未提,至此,我算明白了仁俊微信名“泥土”的内涵。

有次,他从微信上发了个文件来,文件名是《脚印深深浅浅》。

我打开一看是他的诗歌作品,约200首,创作时间自1964年起至2021年,历时57年。就是说,自从诗的种子落入他心田的那刻起,无论人生低谷失意彷徨的煎熬、家庭生活柴米油盐的重苛、学非所用顶臼唱戏的无奈,抑或科研攻关捷报频传的得意,都未能中断过他写诗的嗜好。

读仁俊的诗集犹如穿越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这段历程有腥风血雨、激流险滩,当然更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中国富强崛起的历程。在这段历程中,每个人都经受了灵魂的洗礼,可以说,《脚印深深浅浅》是仁俊心路历程的记录。从迷茫到觉悟,从自强到追求,从成功到卓越,仁俊硬是将多舛人生活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脚印深深浅浅》是真情实感的吐露,是生活智慧的结晶,时有金句,读之如沐春风,怡情悦人。相信出版后能得到读者的喜欢。

(《脚印深深浅浅》已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