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文明出游观影成风尚

核心提示: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不少市民响应政府号召,没有选择去外地旅游,而是来到了本地的众多公园、景区和影院。

本报讯(记者 马骏)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不少市民响应政府号召,没有选择去外地旅游,而是来到了本地的众多公园、景区和影院。春节期间,记者走访发现,各景区及影院都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迎接市民的到来。其中绝大多数市民均能遵守公共秩序文明游玩和观影。

春节期间,记者在季子庙风景区看到,不少游客在景区门口排队购票。“麻烦大家排好队,先出示行程码,再登记个人信息,最后扫码购买门票。”景区门口,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今天天气不算很好,还有些蒙蒙细雨,没想到有这么多游客前来游玩。”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春节假期里,景区吸引了不少游客,参观季子庙、品尝沸井水、赏梅……游客们不仅玩得开心,也大多做到了文明游玩。“宝贝,你站在花边上,妈妈给你和梅花一起拍张照片,不过你可不能弄折了花哦!”“我知道的,妈妈,我会很轻地扶着花朵,不会弄疼它的。”记者看到,在一株梅树下,一对母女很友好地完成了与梅花的合影,定格进镜头的除了美丽的花朵,还有她们热爱自然、文明赏梅的美德。

记者走访发现,春节期间,不少市民到景区和公园游玩。虽然游客较多,但让人欣喜的是,随着文明城市建设的推进,市民与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与日俱增。乱扔垃圾的少了,排队时插队的少了,文明用语多了,礼貌待人的多了……“你看这些梅花开得多好,以前公园里的花开了,经常会看见有人折几枝带回家,现在几乎看不到这样的现象了。”在万善公园,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往地上随手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越来越文明,我们的城市也越来越干净。”

影院是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假期期间,记者在开发区一家电影院看到,戴口罩、扫健康码、登记信息……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已成为观影群众的自觉行为。记者发现,大部分观众都做到提前进场、中途不随便进出、有序退场;将手机调整为静音模式;看电影期间保持安静;带小孩的家长能看好自家小孩,不影响周围观众。观影结束后,不少人都将喝完的饮料瓶、纸巾等随手带出影厅,放入垃圾桶。刘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带孩子看电影前,她对孩子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孩子遵守和维护观影秩序。“比起以前,大家观影的行为举止文明多了。”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培养孩子的观影习惯,做准时守序、安静自律、整洁卫生的观众。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