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收费二维码下方有提醒消费者不要点任何优惠券。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讯(记者 马骏)近日,市民潘女士在我市金鹰商场一游乐场消费时发现,在一台售币机的二维码下,商家注明了“不要点任何优惠券”。潘女士觉得,这样的提醒十分有必要。“我之前就曾多次遇到过扫码支付时手机里弹出‘优惠券’的情况,有一次支付停车场停车费时,扫码后弹出了‘停车优惠券’,可我在手机上捣鼓了半天也没领到优惠券,最后发现那不过是个广告而已。”潘女士说道。
记者了解到,有时手机扫码支付成功后会立即弹出一些信息,有的是让领券,有的是让领红包,有的是中奖信息,还有的是商业广告。扫描集成二维码付款后收到广告的几率更高,可以简称“支付后广告”。一些消费者反映,“支付后广告”中存在虚假信息,一不留神就会中招,应当引起警惕。
不久前,市民吴先生在超市购物,付款后弹出一则优惠信息,只需充值10元就可以到账50元话费。点击该条信息后,弹出一个App,他按要求填写了手机号码,并成功支付10元。付款后,吴先生却发现话费并没有到账。联系该App客服时,吴先生被告知,他充的是该App内的“虚拟话费”,并非充值到手机号上,这让吴先生大呼上当受骗。
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应警惕“支付后广告”中的虚假信息。此类广告中不乏以“你中奖啦”“点击获得几元红包”或者各种各样博人眼球的优惠信息,一旦点击,就会弹出其他商家的产品或广告链接。对支付成功强制弹出的广告信息,消费者要注意查看广告主体是谁,不要误以为都是支付平台本身的优惠券、红包或广告;要注意识别该类信息的真实性,不可盲目轻信;谨防有人借此套取个人信息;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