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藏龙御景小区“清洁小屋”督导员向业主介绍积分换钱规则。
图为藏龙御景小区“清洁小屋”督导员向业主发“红包”。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你好,我是咱们小区‘清洁小屋’的老赵,这两天记得抽空到‘清洁小屋’来领钱……”8日下午2点多钟,藏龙御景小区“清洁小屋”的督导员赵立仁正拨打着业主们的电话。在休息时间守在“清洁小屋”,这是因为老赵接到了一个任务:给小区业主发红包。
“咱们小区的‘清洁小屋’投入使用已经一年了,很多业主都获得了不少积分。现在,我们要将积分兑换成钱,发给这些业主。”赵立仁告诉记者,藏龙御景小区内有400多户居民,其中有100多户都能领到钱,“最少的能领到几元,最多的能领到100多元,其中绝大多数可以领到10至40元。”赵立仁介绍说,按照积分兑换规则,1个积分可以兑换成0.01元,居民在“清洁小屋”每投放1公斤的垃圾便可获得40个积分,也就是可以领取0.4元。“居民在我这单子上签名确认之后,就能根据其所获得的积分兑换相应的钱了,可以手机转账,也可以直接拿现金。”赵立仁说道。
该小区居民马女士在得知积分兑换活动后,很快便来到了小区的“清洁小屋”。记者看到,马女士获得了12600多个积分,是该小区最多的住户,可以拿到126元。“又能为垃圾分类做贡献,又能获得一笔收入,真好!”马女士觉得,积分换钱的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
“印象中,我只在‘清洁小屋’里投放了一些旧衣物,没想到现在居然能兑换到10元钱。”小区居民王女士认为,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居民来说,积分换钱的方式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对一些年轻居民来说,用这种方式支持垃圾分类不仅能改善小区环境,也是在为绿色环保做贡献,“不管有没有钱,我都会用行动支持。”
作为该小区“清洁小屋”的督导员,赵立仁同时也是该小区的业主。在“清洁小屋”工作3、4个月以来,赵立仁明显感觉到小区环境的变化。“我们小区的年轻人比较多,业主们的素质也比较高。在普及垃圾分类这件事上,绝大多数业主都很支持。我觉得,随着垃圾分类意识的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小区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除了藏龙御景小区,云阳街道丹金人家小区、华都锦城小区连日来也陆续展开了“清洁小屋”积分兑换工作。新春佳节在即,这样一份“环保红包”让很多居民收获了意料之外的快乐。“虽然没有多少钱,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份肯定和鼓励。”丹金人家小区一位业主说,“看着越来越好的小区生活环境,我觉得,我也尽了一份力。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这个小‘红包’让我们这些支持垃圾分类的居民都感到了开心和自豪。”
据了解,智能“清洁小屋”实行“三定一督”制度:定时、定点、定人、督导,即每天垃圾投放的时间在6:00至9:00和18:00至21:00,同时每个“清洁小屋”都配备专人督导,帮助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合理使用。每天早晚垃圾投放结束后,“清洁小屋”即停止运行,由环卫处对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则由第三方公司清运,送至有资质的公司集中处理。“清洁小屋”的垃圾做到每天清运,绝不过夜。
记者了解到,至2022年年底,我市228个住宅小区将实现生活垃圾“三定一督”分类投放制度全覆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