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提醒家长引导孩子理性消费
图为一家长为孩子购买的文具盲盒。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讯(记者 陈晓玲)笔、本子、橡皮等各类文具随机组合,摇身一变成了文具盲盒。精美的图画包装,随机获取文具的神秘感,让盲盒成为了学生们的“新宠”。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书店、文具店发现,文具盲盒悄然占据了文具类的“C位”,“樱花祈愿”“时代少年团”“终极斗罗”等盲盒种类繁多,很是吸引人。正在一家文具店购买中性笔盲盒的中学生小林说,她非常喜欢樱花祈愿系列的中性笔盲盒,樱花笔颜值很高,写起来也流畅,里面还赠送了小书签“心愿达成”“优秀”“幸运”等。该文具店员告诉记者,店内的文具盲盒分为普通款和隐藏款,隐藏款因为数量少,抽中概率极低,反而让人对隐藏款更为期待,很多孩子会反复购买。
不仅仅在实体店,记者在一网络购物平台搜索“文具盲盒”,发现相关产品更是数不胜数,其中一家经营文具的店铺,此类盲盒的月销量超过3000盒,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记者发现,一件简单的文具,包上包装,价格就会翻番。如一款水笔系列的盲盒标价是58元一套,还特别标注“两盒必出隐藏款”,两盒售价达100多元。其实,两盒里装的是24支同样的笔,只是笔身图案不同,附送的盲盒手办也不一样。不过,记者仔细翻阅了此款盲盒的详情页面,发现盲盒包装上没有产品说明、产地、生产日期等,缺乏质量保障。
“买了一套盲盒送给孩子做生日礼物,她非常喜欢,还开出了隐藏款,我们都感到非常惊喜。她还送了一些给班上的同学。”家长潘女士介绍,现在女儿和同学之间很流行买盲盒,不仅能作为学习工具,还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同学和朋友。
对于悄然流行的文具盲盒,一些家长表示,文具本来是用于学习的,如果过多地附上抽奖的意味,则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他们认为,盲盒通过营造未知的神秘感和不确定性来刺激未成年人的好奇心,但由于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消费观均未成熟,很容易出现盲目购买、攀比等现象。一些家长则表示,作为一项有趣味性的活动,购买文具盲盒需提醒孩子,不要盲目购买,理性消费即可。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家长应加强对孩子消费观念的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不规范盲盒产品的监管,净化学校周边经营环境,让文具回归本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