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不该是一笔“糊涂账”

本报记者 马骏

年终岁尾,不少小区居民都接到了物业催缴物业费的电话,有些物业公司还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催费。近日,市民钱女士家的门再次被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敲开。“上个月不是已经交过物业费了吗?怎么又来收了?”钱女士对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再次上门催费有些不解。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则告诉钱女士,他们是来收取去年的物业费的。钱女士表示,去年她缴纳了物业费。不过工作人员却称,钱女士去年缴纳的是前年的物业费,现在还得补交去年的。这让钱女士有点蒙圈。

钱女士告诉记者,她所住的小区里,一些业主家出现了严重的墙壁渗水情况,她家就是其中之一。钱女士表示,此前因为墙壁渗水导致窗帘发霉,她不得不更换了新的窗帘。对于这一损失,物业方面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钱女士告诉记者,因为这个问题,一些业主拒绝缴纳物业费,她也没有交。去年,当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上门催缴物业费时,钱女士缴纳了物业费。“我当时觉得,毕竟前一年没有交物业费,窗帘的损失就算扯平了。在交物业费的过程中,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说我是补交前一年的。”钱女士说,“现在,工作人员说我去年交的物业费是补交前年的,我是不能接受的。”钱女士告诉记者,在她所住的小区,有的业主因为房屋质量问题一直拒绝缴纳物业费,有的业主每年都按时缴纳物业费,但物业方面似乎并没有很较真,抱着“能收就收,收不到就算了”的态度,这也让钱女士质疑物业公司在收费问题上的公平性。

物业费是小区公共秩序维护、基本设施维修、环境卫生维持的根本保障。物业费纠纷的背后,凸显小区物业运营的诸多问题和行业尴尬。

记者了解到,首先,一些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在市场交易中,交费是为了购买相应价值的商品或服务。然而,在现实中不少物业公司的服务水平确实有失水准,和业主期待有较大差距。不少小区物业服务亮点不多,问题不少。比如,公共设施维护不及时、车辆乱放司空见惯、绿化区域挪作他用……这些问题不仅使物业服务质量降格,也严重影响着居民的生活体验。“在我们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的情况一直存在,物业公司除了贴‘提醒单’,压根就没有好的办法去解决。”某小区居民黄先生说,“此外,小区的环境卫生十分糟糕。”为此,黄先生每年缴纳物业费时都觉得不值。

其次,公共收益不够透明。有关法律规定,小区共有产权取得的收益,如电梯广告、户外广告、停车费等收入应视为公共收益,业主有权参与收益分配。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小区公共收益部分往往做不到公开透明,很多小区公共收入去向不明。随着问题的暴露,越来越多的业主对此产生了不满。一些业主和物业公司为此对簿公堂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业内人士表示,物业公司虽是企业,但其肩负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也不能忽略,这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这个角度看,物业公司的运营要依法合规,不能随意任性而为。同时,既然物业公司对业主实施了收费服务,就要把服务项目、标准和收入支出等内容定期公开,消除信息不对称。对于居民普遍反映的“老大难”问题,物业公司有必要从深层次反思,从执行层面加以改进,切实拿出解决方案,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指导和监管。有了令人满意的服务,物业费收缴的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