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贺丽华)近日,家住吕城镇圣旨东路的一位老人来电向本报记者反映,称这些年来,他居住的地方一直没有门牌号,导致生活上存在诸多不便,尤其是网购填写地址难、亲友上门寻找难等,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考虑居民的实际需求,给该片区的房屋添置门牌号。
据该老人介绍,他所住的地方共有50多户人家,皆是单门独户的二层楼住房。“这些房子是2008年时统一建造的,不仅规划整齐、外观一致,而且每户人家都带有院子,居住环境很不错,我当时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买了这里的房子。”该老人表示,但让他没想到的是,13年过去了,这里一直未设置小区名称,每户人家也没有门牌号,导致他们在生活上存在诸多不便。
首先是网购填写地址难的问题。“我和老伴年纪都大了,不会在网上购物,但孩子们平时很喜欢网购,也经常会给我们买些东西,比如天冷后,他们时不时就会给我们买一些过冬用品。另外,有时我在电视上看到想买的东西也会让他们购买。”采访时,一位居民告诉记者,由于该片区无小区名称和门牌号,所以无法填写具体的收货地址,无奈之下,他的孩子每次只能将东西寄到自己家里,然后再给他们送过来,“虽然他们都有车,交通很方便,但这样做很麻烦,我也不希望他们经常为了这种事跑来跑去。”
该居民表示,如今网购行为越来越普遍,即便是老人,也或多或少会有网购需求,此外,还有一些居民平时有收信、投递等需求,没有明确的地址给大家造成了诸多不便。“有些居民选择将快递包裹寄到附近的商店里,但这样做其实并不怎么方便。一方面,大家每天为取包裹需跑来跑去,尤其对老人来说很麻烦;另一方面,大量包裹堆积在一起,不仅难以寻找,而且易出现拿错甚至丢失的情况。”该居民说,如果小区有名称,每家每户有门牌号,那么快递员便能将包裹送上门,从而省去他们不少麻烦。
其次是亲友上门寻找难的问题。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虽然他在我市生活了多年,但老家在外地,所以有一些外地亲戚。“每次有亲戚从老家赶来看我时,我都会到路口去接他们,因为在电话里我自己也描述不清楚具体的地址,他们就更不可能找到了。”该居民无奈地对记者说道,但凡是来过他家里的亲戚,几乎都吐槽过没有门牌号的问题,有些亲戚甚至每来一次就吐槽一次,让他很是尴尬。
采访时,大家表示,他们也曾向村委会、镇政府反映过此事,但皆无果,“其实不仅我们小区存在这一问题,镇上许多房屋都没有设置门牌号,所以很多居民都有这样的困扰,为此一些热心居民便四处打听,向多个部门咨询,但此事究竟归谁管,我们至今仍未搞清楚。”
随后,记者联系了吕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将此事反映给分管领导,同时希望居民能够来镇政府当面反映,必须确认具体位置后,方能向民政局报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