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中专:校内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创业“梦工厂”

核心提示: 缺少资金、场地等基础配备,以往,这些可能会让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在创业面前望而却步。

本报记者 曾丽萍

【现场探访】

缺少资金、场地等基础配备,以往,这些可能会让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在创业面前望而却步。可是现在,在丹阳中等专业学校,只要有激情和梦想,其他一切都不是难题,因为该校的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会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日前,位于该校教学楼西侧的一块空地已被整理干净,并完成了由草地变水泥地面的场地施工,旁边的一间屋子里已添置了四五件洗车设备。原来,这是该校学生创业项目——汽车美容店。“目前全校有100多辆汽车,我们这个汽车美容创业项目主要是结合学校的汽修专业开展的,店面主营汽车美容、流动洗车服务,可让学生提前进入创业状态,了解汽车美容行业的管理和运营流程。等项目运营后,会进入市场模式,面向校内职工服务,但收费标准会比市场低,比如洗车业务,市场上20元/辆,我们就收5~8元/辆,因为我们是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主的,等学生毕业后,如果有人想开一家汽车美容店,那‘创业路’就会走得比较顺畅。”该项目指导老师束建军说。目前,该项目的硬件设施正在采购阶段,等设备全部进场后,就可以正式开业运营了。

“我们调研发现,在学校每10个同学中就有8个同学为眼镜佩戴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学生配镜需求这个特殊资源?所以我们这次提交的创业项目是‘e眼眼镜服务中心’,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项目成功入选了,目前学校正在落实场地和设备采购事项。”e眼眼镜服务中心项目指导老师龚晓芬说,该项目主要服务对象为全校学生及教职工,将以“产品+服务+体验”销售模式为主,在校内打造一个“眼镜城”。

汽车美容店和e眼眼镜服务中心都是该校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中的创业项目。

【惠民实事】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主性和能力,今年该校启动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在校内为学生搭建起以扶植本校学生创业为主的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创业注入“强心剂”。“这个基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创业实践平台,由学校提供产业场地和投资资金,师生共同合作进行项目的管理和运营,让学生提前在校创业,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该校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每个创业项目都由指导老师和学生成员组成一个创业团队,可以说,这个创业基地就是校内创业“梦工厂”,学生们是追梦人,校方要做的就是为他们铺就坦途,精心培育和呵护一个个梦想的萌芽、生长、茁壮,最终形成一个创业模式为学生梦想指路,培育学生创业能力。

在基地的运作模式上,首先由指导老师申报创业项目,包括项目名称、介绍、投入等详细资料;由学校根据项目的可操作性进行择优遴选,最终被选中的创业项目,学校将为其提供场地、装修和设备等硬件装备,然后移交给由指导老师和学生组成的项目组进行管理运营。

“它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和手段,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开展团队式、探究式、项目式教学,鼓励学生将想法变成行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欲望。比如在汽车美容店项目中,不光是汽修专业的学生能加入,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可加入进行台账实践。我们把选择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根据各自专业和兴趣来选择项目。”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开展的基地“双创”(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首创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属于素质教育,这与技能教育及就业教育不仅不矛盾,而且可以相互促进。这对培养双师型教师,促进专业课程和创业教育融合都有积极作用。

目前,该基地已确定了汽车美容店、鸟语花香、快乐书吧、科技文创、“助残扬梦”扶贫助残公益直播工作室、e眼眼镜——学生创业服务中心6个学生创业项目。

【下步举措】

下一步,该校将围绕确定的6个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全方位、综合性、个性化的服务支持,加速创业项目落地,实现学生创业精神养成、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知识积累、创业能力形成的统一,构建起完整的创业教学体系,形成“全员覆盖+重点突破+特色培育”的创业教学新模式。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