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丽萍
【现场探访】
连日来,市第九中学校长叶应松走进安徽商会,“上门”为学校贫困学生积极寻找助学办法。在双方多次对接洽谈下,该校与安徽商会已达成合作意向,正式启动安徽商会学生关爱行动计划。目前,该校经过自身以及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协助,已与多家企业和慈善机构达成助学合作,开展福泽千秋助学、玉汝于成助学、安徽商会助学、台商助学、海会慈善助学等助学行动。
开学第一周,在学校“乐遥瑶”成长指导中心,一个学生正在和老师谈心。路人看来,这只是一间办公室,而在一些学生和家长看来,这里寄托着这些学生和家庭的希望。
“乐遥瑶”学生心理干预“绿色通道”是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一项特色课堂,是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每学期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普查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于心理测试成绩单分数偏高的学生,学校会及时关注并进行面对面谈心,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确保发现问题后,学生能最快、最便捷地得到帮助。”该校二级心理咨询师钟瑶老师解释说。长期以来,大部分家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知识教育上,忽略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认识,所以往往是等出现了问题,一些家长才后悔莫及。为此,该校提出美善教育理念,依托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把美善生长的积极情感送进学生的心灵之窗,让学生向阳成长。目前,该校正在对初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工作,力争9月份完成初一全体学生心理测评工作。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贫困助学行动”都是今年该校正在推进的助力“2j”学生阳光成长行动中的项目内容,旨在解决60多名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帮助约70个学生培育好阳光心理,让学生快乐生活、阳光成长。
【惠民实事】
“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因病因灾或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并由此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精神压抑’现象,我们将之称为‘2j困难生’,这些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一直牵动着学校领导的心。”叶应松告诉记者,这类学生如果不有效予以帮扶,将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学习生活带来极大困扰。为此,学校以“2j”学生为重点服务对象,启动了助力“2j”学生阳光成长行动,从经济和精神两个方面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让他们能够快乐学习,阳光成长。
行动中,该校将摸排全校困难学生及家庭,组建“阳光心理”建设小组,多方联系帮助力量,分轻重缓急实施经济、精神两方面援助。同时为学生建档立册,成立帮助分队,制定各类帮扶行动。其中,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上,学校将以“初一、初二每两周一节课”的频率,开足开全心理健康课,并定期开设心理健康主题讲座,有针对性地面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开展“5·25”心理健康节系列主题活动,招募并组织家长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系列活动,引导家校共育式阳光教育。同时还将强化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教育资格认证工作,目前,全校已有1人获得高级资格认证,2人获得中级资格认证,20人获得初级资格认证。
在帮扶助学中,该校以“在资助中坚持育人,在育人中创新资助”为主线,建立多元立体化资助体系,通过研究吃透各级资助政策并积极宣传发动学生申报,解决学生家庭贫困难题;通过绿色通道、应急性临时补助解决学生突发困难;通过设立学校奖学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记得有一次,一名初一新生向其班主任申请不在学校吃饭,观察到这一学生衣着朴素、一向节俭,班主任就对其进行了家访调查,发现其家庭贫困。回校后,班主任将这一情况向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情况反映。最终学校积极联系相关资助单位,帮助该学生克服了生活困难。”该校政教处副主任朱飞说,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从细节入手,关心关注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以“特事特办”的态度为特殊学生提供特殊关爱。
【下步举措】
下一步,该校将把心理健康和经济关爱行动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学生层面的校外拓展、读书熏陶、相关讲座指导,到家长层面的失业家长对接安徽商会的推荐协调、家长家庭教育业务指导,进一步丰富资助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上学更开心、更舒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