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长当群主,微信群中“立规矩”

核心提示: 9月6日下午,一条“居民群规”信息出现在了“毛家社区第三网格群众群”里。在该微信群发布这一信息的是开发区毛家社区党委副书记、第三网格长眭建芳。

社区建立网格微信群,既方便了居民,又有利于社区工作的开展。然而,微信群建立后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但这个社区网格微信群的做法不一般——

网格长当群主,微信群中“立规矩”

本报记者 马骏

9月6日下午,一条“居民群规”信息出现在了“毛家社区第三网格群众群”里。在该微信群发布这一信息的是开发区毛家社区党委副书记、第三网格长眭建芳。她最近有了一个新身份,那就是“毛家社区第三网格群众群”群主。

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各个社区纷纷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微信群,鼓励居民加入微信群,作为发起者和管理者的网格长自然成为这些微信群的群主。“每个群都由网格长负责,网格长定期将社区的一些动态、办事流程等发布在网格微信群,群内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获取社区建设和服务等方面的最新资讯,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各项事务的办理流程,反映问题并寻求帮助。”在眭建芳看来,建立网格微信群,可以说是打通了社区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网格微信群的好处显而易见。”眭建芳说,有了这样一个平台,网格长可以熟悉更多的居民,听到更多居民的声音,而居民们也有了一个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咨询政策的平台和途径。这拉近了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距离,关系更加融洽了,也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此外,眭建芳觉得,通过这样一个网格微信群,还有利于形成更为融洽的社区邻里关系,便于社区引导居民树立文明新风。

不过,网格微信群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有待实践的检验。“当初加入网格微信群的时候,我还挺高兴的,觉得如果遇到问题终于有渠道反映了。”某小区居民陈先生说,“可是,进群后,我发现在群里反映问题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很快,我和几位反映问题的居民都相继退群了。”记者了解到,像陈先生一样的居民还有一些,在他们看来,网格微信群并没有发挥其该有的作用。

“作为微信群的管理者,沉默是大忌。”眭建芳说,“在居民们反映的问题中,有些容易解决,有些比较复杂。遇到复杂的问题,作为管理者应当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说也不做,居民们对社区工作会逐渐失去信任,这与建立网格微信群的初衷是相背离的。”

记者了解到,一些社区建立的网格微信群很快便陷入了窘境。除了有的网格长无视居民问题外,有的微信群成了“广告群”;有的微信群里不实消息、不明链接频现;有的微信群成了“社区消息通知群”,平时无人问津……

在眭建芳看来,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管理者没有利用好这一平台。眭建芳所在的“毛家社区第三网格群众群”现在已有100多位居民加入。眭建芳认为,与以往面对面服务相比,线上的交流更为方便,让居民省去了“跑社区”的麻烦,也避免了“跑空”的尴尬。更重要的是,只要网格长通过网格微信群认真帮助居民解决了一两件事,马上就能获得居民的信任,这对社区开展各项工作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网格长需要认真对待网格微信群,做好了,就能事半功倍。”眭建芳说。

作为网格长,如何在网格微信群中发挥作用?眭建芳首先想到的是“立群规”。在眭建芳提出的“群规”中,“秩序”成了关键词。“网格长虽然是群主,但不可能每天一直关注着网格微信群,如果居民们无序地在群里反映问题,你一言我一语,群主会漏看。因此,我建议居民们在反映问题时私发信息或电话联系我,处理好之后,我会把相关情况整理后发到群里,供其他居民参考,告诉大家如果有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做。”眭建芳说,“另外,一个文明有序的群聊环境在我看来十分重要,不文明用语、错误言论、虚假广告、不明网络链接都不该出现在网格微信群中。”

除了“秩序”,“正能量”同样重要。“我觉得网格微信群应该是充满爱的地方,在这个群里,我和居民们越来越熟悉,居民们之间也越来越有邻里之爱。”眭建芳说,建立了网格微信群后,居民们有了一个线上的“大家庭”,“早上打开微信群,里面便是一连串的彼此间问好,中午和傍晚,一些居民会在群里组织各种娱乐健身活动,十分热闹。”眭建芳告诉记者,有的居民甚至把一些身在外地的家乡人拉进了群里,让他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随时了解家乡的新鲜事,看到家乡的变化,“一个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氛围让人幸福感十足。”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