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 通讯员 虞瑜方)近年来,网贷、刷单等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虽然警方一直不遗余力地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但仍有市民不小心陷入诈骗陷阱。近日,年轻男子小杨因需资金周转,在网贷时不幸遭遇诈骗。幸运的是,在他刚转账1200元后,和平桥派出所民警接到预警信息,及时成功制止。
近段时间,小杨手头紧张,但他嫌到银行办理贷款手续麻烦,便打算在网贷平台上贷款10000元用于资金周转。经过一番搜索,他在网上下载了一款贷款App,该App客服声称网贷利率低,且只要凭一张身份证,当天就能办好贷款。于是,小杨用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进行了注册登录,并按照客服的要求提交了贷款申请。谁知就在申请通过小杨欲进行提款时,该App客服却以资金已被冻结为由,要求小杨转5000元“解冻金”,否则无法提款。因贷款心切,小杨未加思索,便将银行卡内仅有的1200元先转给了对方。
就在小杨准备借钱补足剩余的“解冻金”时,接到高危诈骗预警信息的和平桥派出所民警及时联系小杨,告诉他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当即建议小杨停止继续汇款。可小杨听不进民警的劝阻,坚称“汇款了就能获得贷款”。
当天下午,小杨回想起在《丹阳日报》上看到的“小心有诈”栏目里的反电信诈骗报道后,便开始犹豫不定,于是来到和平桥派出所进一步鉴别真伪。
民警再次告诉小杨,这肯定是一起电信诈骗,并对小杨普及了电信诈骗基本常识。经过民警的耐心劝导,小杨终于恍然大悟,感谢民警及时成功阻止了这起诈骗案件,使他避免了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诈骗分子说凭一张身份证,当天就能办理贷款,通常情况下,一旦缴纳手续费或‘解冻金’,按照对方的要求办理贷款,最终结果往往会是贷款没到手,手续费或‘解冻金’也打了水漂。”民警介绍,当贷款人将钱打入对方账户,诈骗分子完成一轮骗局后就会立即消失。
警方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切勿轻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贷款广告,申请贷款一定要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