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书皮”成家长的烦恼

核心提示: 开学季到了,孩子们从学校领到新课本,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包书皮,从课本到作业本,少则几本,多则十几本甚至更多。这项“劳动作业”成为不少家长的负担。

新学期开始了,给新书本包上书皮成为家长们的首要任务。一些家长认为,包书皮耗时耗力,而一些学校要求将作业本都包上书皮更是让家长们感到不解——

“包书皮”成家长的烦恼

本报记者 马骏

开学季到了,孩子们从学校领到新课本,开始了新学期的生活。几乎所有的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包书皮,从课本到作业本,少则几本,多则十几本甚至更多。这项“劳动作业”成为不少家长的负担。

裁剪、粘贴、压边、包皮……几天前,到学校报名之后,李女士带着女儿和刚发下来的十多本新书回了家。饭后,她开始忙碌起来,为一大摞书本“穿衣”。这不是李女士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孩子今年上三年级,我包了三年的书皮。”李女士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怎么会包,一本书要花上好长时间,现在熟能生巧,速度快多了。”不过,即便速度有所提升,但因为数量多,所以包完所有书也得耗费近1个小时。

陈先生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孩子开学领回来十多本书和册子,老师要求书本包书皮,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惜书本的好习惯。”虽说这是老师布置给孩子的“开学作业”,可在陈先生看来,这其实是给家长的作业,“我小时候上学那会儿,老师也让我们把书本都包起来。我记得,那会儿都是我妈妈用裁剪好的旧挂历包成书皮。”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本以为挺简单的,没想到自己动手竟然包了两个小时。

走访中,记者发现绝大部分学校都有为新书包书皮的要求,其中不同学校、不同老师对于包书皮的要求也不同。市民林先生的孩子刚上四年级,“除了课本外,课堂作业本也要包上书皮,我觉得这样做未免有点浪费。”林先生说。尽管认为没有必要,可林先生还是认真地将孩子所有的课本都包上了书皮,“老师会检查的,没有包好,会在家长群里点名批评。”

连日来,关于是否包书皮的话题,已经在不少学生家长中讨论开了。有的家长认为包了书皮还是很有用的,不仅美观,还可以防止书本被损坏。而有的家长认为,包书皮费时费力。不仅如此,目前市场上售卖的部分塑料书皮,材质安全也不过关,有可能影响孩子健康。

据了解,市场上售卖的包书膜大多含有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化学物质。有业内人士表示,邻苯二甲酸酯类是邻苯二甲酸的酯化衍生物,是塑胶工业中最为常见的增塑剂。如过量摄入可能会增加人体雌性激素的分泌,影响激素系统,给身体带来危害。这些书皮难以降解,丢弃后对环境影响很大。

“我觉得学校可以做一个不包书皮的实验,看看一个学期过后,书本会变成什么样。”一位学生家长说,“包书皮的做法长期存在,从我们小时候用报纸、挂历包书到现在用塑料包书皮包书,包书皮是越做越好了,但成本也高了不少,还会影响环境。”该家长认为,书皮可以不包,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形成保护意识,不能把书乱丢乱放,或是一股脑儿地塞进书包和抽屉,不随意丢书。写作业、看书时,不折页,不乱涂乱画。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还需注意更多细节,如轻拿轻放、让书本远离水火、洗干净手再翻书、看书时不要吃东西、用书签代替折页、旧教材循环利用……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