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一些校外培训机构陆续恢复营业,记者走访
发现,受“双减”政策影响,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培训内容时出现了一些变化——
补课班快速降温,兴趣班不断升温
图为孩子们在兴趣班学习乐高课程。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8月23日,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的告家长书。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文件),市教育局提醒广大家长理性看待、慎重选择校外培训。
虽然“双减”政策拒绝了很多校外培训机构,但并没有限制艺体类兴趣班的日常教学活动。近日,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校外培训课程时,更青睐于兴趣班,而非补课班,“校外艺体培训”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
“我给孩子报了乐高课程,最近我打算再给他报一个小提琴课程。”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刚成为一名小学生,趁孩子还小,没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她打算给孩子报几门兴趣班,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在一众选项中,注重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乐高课受到了王女士的青睐。记者注意到,如王女士一般有着类似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不少以往更重视孩子学科培养,为孩子报补课班的家长,现在都转而选择倾向于素质教育培养的兴趣班。
“孩子三四岁的时候,我给她试了试舞蹈班,她不喜欢,就没再报。中间我们尝试跟她沟通过,比如去报个围棋、乐器,她还是不感兴趣,又没有报。最近孩子想跳舞,我就带她去试了试芭蕾,她说想跳芭蕾,才开始学芭蕾舞。”市民赵女士觉得,这样的尝试并没有什么不妥。赵女士认为,有趣、丰富的课程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有趣、好玩的,是创造美好和神奇的地方。“父母可以给孩子提供资源,多方尝试,但不能强迫学习。”赵女士说。
“我的孩子刚上三年级,我打算给他报一门体育类的培训班。”市民周先生坦言,过去两年,他一直给孩子报外语班,可现在,他更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这是我和妻子商量后的结果。”周先生说,“孩子没有一个好的体质,学习、生活都会有心无力,从长远看,选择这样的培训课程,对孩子的未来更有利。”
金鹰商场一家校外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培训机构尚未正式营业,需要通过相关部门严格的检查和审核,达到疫情防控要求后才能重新营业。该负责人表示,虽然现在还没有营业,但近来已经陆续有家长咨询课程,打算为孩子报名。“现在小孩子的兴趣班课程都充满了趣味性,尤其是针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课程。”该负责人说,“一项兴趣爱好可能伴随孩子一生,世界那么大,事物那么多样化,不让他们去多接触和了解,他们小小年纪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该负责人表示,如今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教育,兴趣班也比较普及,一般家长都会给孩子报一两个,再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调整。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艺体兴趣班的存在,能让孩子们在进行学科类学习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文体、艺术、编程、人工智能等课程,让孩子更全面健康地成长,对青少年的身体机能和体能素质也十分有利。目前,“双减”政策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后续如何进行,尤其如何平衡好学校教育和校外培训两个体系的关系,还需要全社会合力解决。
不过,该业内人士提醒,“双减”政策本就是为了给孩子减轻压力,家长在为孩子报兴趣班时,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报班。很多家长觉得,既然不让报课外辅导班,那就多给孩子报艺术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的长处,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