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国禹)冒充公检法的骗子,其说辞常常让人防不胜防,此类诈骗案件的手段可谓是恶劣至极,不知不觉就让人倾家荡产。近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的黄慰警官详细介绍了这种骗局的套路模式,提醒市民不要上当。
黄慰警官介绍,骗子在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时,往往会以受害人涉嫌犯罪或银行账户涉嫌洗钱等为由,称可以帮助洗脱罪名或账户已经不安全,让受害人转账汇款。受害人一旦相信,银行卡里的钱就会被骗走。
那么,骗子是如何让受害人相信他们是公检法工作人员的呢?黄慰警官介绍,骗子一般会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再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准确地说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同时出示伪造的警官证等证件,获取受害人的信任。
“骗子第一步是取得受害人的信任,第二步就是吓唬受害人。他们会以涉嫌犯罪,比如诈骗、洗钱、有法院传票、信用卡恶意透支、藏毒等方式进行恐吓。受到恐吓的受害人出于避害心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会按照骗子说的去转钱。”黄慰警官说,“其间,骗子会以涉嫌犯罪、帮忙洗脱罪名为由,声称不能让别人知道,知道的人多了就不能洗脱罪名了,然后让受害人到一个隐蔽的环境里,一直保持电话联系,直至骗到钱。这样外界联系不到受害人,受害人也没办法去咨询其他人。公安机关在预警劝阻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骗子一直给受害人打电话,民警劝阻的电话打不进,就必须上门劝阻。”
骗子的骗术一环套一环,针对这类诈骗手段,市民应该如何防骗?黄慰警官表示,虽然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但想要识破并不难。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等聊天工具办案,也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核查账户”,更不会相互转接电话。即便警察真要办案,也不会要求市民下载一堆软件。因此,市民只要接到此类所谓涉案等电话,不用犹豫,可直接报警向警方求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