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一份早餐竟用了五个塑料袋?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陆先生向记者反映,他最近在开发区一家早餐店购买早餐时,四样餐品被用四个小塑料袋包装,最后又都放进一个大塑料袋中,“这有点‘过度包装’了,我觉得也是一种浪费。”

图为一份早餐被用多只塑料袋分开包装。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近日,市民陆先生向记者反映,他最近在开发区一家早餐店购买早餐时,四样餐品被用四个小塑料袋包装,最后又都放进一个大塑料袋中,“这有点‘过度包装’了,我觉得也是一种浪费。”

陆先生告诉记者,当天他购买的早餐有两个奶黄包、一个肉包、一根油条、两杯豆浆。这四样餐品被分别装在了四个塑料袋中,之后,这四样已经被分别打包的餐品又被店员装进了一个稍大一些的塑料袋中,才交到陆先生手中。对此,陆先生觉得有些浪费塑料袋,“我每点一种餐品,店员就拿出一个小塑料袋装起来。一份早餐,竟然用了五个塑料袋打包,真有这个必要吗?”

在这次消费过程中,店员还十分贴心地询问陆先生,是否要将两杯豆浆分开包装。“另一杯豆浆,我确实是给别人买的,可看着工作台上一个又一个塑料袋,我赶忙告诉店员,装在一起就行。”陆先生说,“我想,如果我让店员把这些餐品一个个分开打包,店员也不会拒绝。”陆先生觉得,分开打包,乍看之下体现了商家的贴心服务,比如有些餐品放在一起会串味或者影响口感。可是,有些放在一起完全没问题,可商家还是分别打包了。

“现在是疫情期间,选择堂食的顾客比往常要少一些,更多的人开始选择打包带走。在这种情况下,‘过度包装’就显得更加不合时宜了。”陆先生说。

记者走访发现,以早餐店为例,将餐品分开打包已经成为多数从业者的普遍做法。在某早餐店,记者点了一份早餐,每当记者选择一样餐品时,店员便会拿着一只小塑料袋去装。“这样做不仅是为了防止不同的餐品之间串味,也是为了避免顾客更改选择时出现麻烦。”早餐店的一位店员告诉记者,分开包装,一旦顾客不想要了,店员可以将这些原本在锅里或是蒸笼里的餐品放回去,不会造成损耗或是和其他顾客为此发生纠纷。此外,记者了解到,商家这么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小塑料袋的成本较低,多用几个也无妨。

“疫情期间,大家对于健康饮食尤为关注。”一位市民说,“餐饮店使用多个塑料袋分别打包的做法并非一朝一夕,但需要做出改变。一方面,过度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另一方面,使用塑料袋包装食物,在健康饮食方面存在隐患。商家应该使用更为环保的包装,科学合理地使用,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般合格的早餐食品袋子最常见的是PP聚丙烯材质或PE聚乙烯材质。PP材质耐酸、耐碱,能承受150℃的高温;PE材质耐油,能承受110℃的高温。塑料在耐受的温度范围内,基本不会发生热解及添加剂的迁移,所以不用担心用塑料袋装早餐产生有害物质。不过,应该减少或避免采用塑料袋长时间装高温食物,用塑料袋打包高温汤品时,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减少成本,一些商家往往会选择使用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塑料袋,如此,就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影响。

>>>小贴士

消费者怎么区分塑料袋合格与否?

1.看透明度:作为食品用塑料袋,必须是透明的,和食品接触面无印刷物;不能使用有颜色的塑料袋装食品。

2.看标识:合格的食品塑料袋,外面必须印有“食品级”“食品用”等食品专用标识文字或刀叉等图案标识;SC编号,有生产厂家。

3.看厚度:不要选择太薄的。

4.摸一摸、闻一闻:合格的食品塑料袋应该透明、无色、无异味,手摸很有润滑感,如果看上去颜色浑浊不清,闻起来有不良怪味,摸起来手感黏涩不光滑,那很有可能是不合格的塑料袋(一般是添加了回收料),这样的塑料袋就不能使用。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