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年、37名贫困大学生、80余万元助学善款
大赛璐资助寒门学子“圆梦”校园
图为大赛璐公司向5名准大学生发放助学款。记者 魏郡玉 摄
本报记者 魏郡玉 通讯员 吴加瑞
“父亲病故,母亲肢体四级残,靠在私企保洁支撑生活。”“父亲意外事故去世,母亲改嫁,跟着奶奶生活。”“患先天性肾病,花费30余万元,靠父亲打工养活家里。”“父母离异,去年爷爷肺癌去世,奶奶脑梗,唯有父亲打工支撑家中生计。”……5位准大学生,生活的苦难和不幸并没有击垮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他们既期待又无助。幸好,在市慈善总会和大赛璐安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在大学四年每年获得一笔善款,缓解生活压力。他们年轻的脸庞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们约定,要不负青春、不负所爱,用以后的实际行动回报今日恩情。
不负期待 他们轻装奔赴校园生活
“今天能在这里代表受资助的学生发言,我感到万分荣幸。千言万语,唯有‘感恩’二字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情。家庭的不幸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我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改变生活,奔向美好的未来。在此,我代表各位同学感谢市慈善总会和大赛璐公司的帮助,感谢你们在我们人生旅途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让我们能够圆梦大学。”10日上午,在大赛璐安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会议室里,受到企业资助的准大学生徐欣作为代表向企业和市慈善总会的负责人表达了内心的感谢之情。
徐欣成绩优异,已被苏州科技大学录取,成了一名准大学生。她坦言,面对窘迫的家境,她也曾在生活中迷失自我,在学习上不自律、不认真,直到看到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的那句经典名言: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之后,她重拾信心,终于考出了优异的成绩,给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和付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高考结束后,尽管徐欣的分数让年迈的奶奶十分自豪,可她很是担心自己的入学费用会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家里无法负担。幸运的是,她被市慈善总会和大赛璐公司选中,成为结对助学的5名学生之一。
“是大赛璐的资助,给了我无限的勇气与信心,让我在学业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也让我们这些家境贫寒的学子们有了继续拼搏的希望。”徐欣说,来自大赛璐公司的关心,给了她和同学们希望,更成为促使他们不懈努力、健康成长的动力。
“或许,目前我们还无法对帮助自己的人有直接的回报,但是我们一定倍加珍惜大学生活,勤俭节约、刻苦自律,用更好的成绩回报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力争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将爱心传递下去。”面对记者的采访,5位受助同学纷纷表示,今日受到资助,以后必定努力学习,力争将来能够变成温暖他人的人。
不负社会 公益之路永远熠熠闪光
“作为企业来说,除了盈利,我们也考虑要对社会做一些贡献,这也是我们坚持多年做公益的原因和不竭动力。”大赛璐安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两保荣一告诉记者,大赛璐从2014年开始慈善助学,目前已经资助了37名贫困大学生,给予他们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支持,资助金额共计80万余元。今后,他们将继续联合慈善总会将助学活动开展下去,进一步回馈丹阳社会。记者了解到,除了捐资助学,大赛璐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捐款,累计捐款金额已超过300万元。
“希望这些大学生不断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今后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回馈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接力下去。”两保荣一感慨道,“很多孩子在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后,都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非常开心,也会将助学这项活动坚持做下去。”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很多受过资助或者正在接受资助的学子们,他们不但利用寒暑假的机会,时常拜访大赛璐公司以及市慈善总会,表达感恩之情,更在校园中参与到各种志愿、公益活动当中,回馈社会各界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正如大赛璐一直坚守的那样,企业成功后反哺社会,是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认同,也是对自身道义责任的履行。对于我们这些受助学子来说,重要的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履行应尽的道义责任。”活动现场,几位接受过资助、早已踏入大学校园的学子这样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