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办公室里的战“疫”日记

核心提示: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开发区疫情防控的“核心”组织,连日来,在开发区疫情防控办公室,各组室一派忙碌景象。

图为临时成立的疫情防控办公室。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开发区疫情防控的“核心”组织,连日来,在开发区疫情防控办公室,各组室一派忙碌景象。

超负荷运作的疫情防控“CPU”

在开发区疫情防控办公室,36岁的王斌可谓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真人版CPU”。自南京发生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本土聚集性疫情以来,王斌的工作量呈几何式上涨。“那些来自中高风险地区返丹人员的数据,我每天都要统计,之后再把相关数据反馈给属地卫生院,以便他们上门对接。”王斌说,“一开始是南京禄口机场的返丹人员,接着增加了南京、扬州、张家港等地的中高风险地区的返丹人员。”疫情中,中高风险地区经常会有变化,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可想而知。除此之外,王斌还一度同时负责辖区内人员健康码转码的工作,不仅得在系统上比对、操作,还得和开发区各村(社区)及时对接。

“那些天,晚上熬到凌晨一两点是常事,最晚的一天,我一直在办公室工作到第二天早上四点多。”在王斌看来,疫情就是命令,“既然接下了这份工作,无论多么辛苦,我也要把它做好。我这里错一点,就可能耽误一线的防疫人员不少时间。为此,我得让自己像电脑一样运作,把最准确的数据第一时间上传下达。”

“老将”出马,再战疫情不退缩

在开发区疫情防控办公室,来自开发区社会事务局的李俊主要负责信息摸排工作。去年年初疫情发生时,李俊同样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这位年轻的工作者算得上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老将”了。

把本职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把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照顾,一连数日,李俊都一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上。李俊所在的小组有12人,主要负责信息摸排工作。“这项工作相当繁杂。”李俊说,“我们会从多个渠道获得从中高风险地区返丹人员的信息。这大量的信息中,有的信息是错误的,有的信息不完善,我们需要逐一核对。多的时候,一天有一千多条信息需要复核,忙到半夜也是常有的事。”

这两天,李俊总算可以在每晚八九点回家了,“我父母见我那个点回去,还很惊讶呢,问我怎么这么早回去,让我有些哭笑不得。”李俊说,这段时间以来,家人的支持成为她有力的后盾,让她可以一心扑在防疫工作上,“我们现在的工作多做一点,再仔细一点,我们的城市就安全一点,想到这一点,再苦再累也值得。”

“95后”教师争做防疫志愿者

在一众教师志愿者中,“95后”的郑敏瑶和岳瀚珺始终坚守岗位。“相比工作在防疫一线的志愿者,我们的工作不算什么。”今年24岁的郑敏瑶告诉记者,在接到学校召集志愿者的通知后,她在第一时间报了名。没能如愿赴一线防疫,这让郑敏瑶有些“懊恼”。可即便如此,郑敏瑶的工作量同样不小,“我们主要负责信息筛查。”郑敏瑶说,“多的时候,每天需要筛查超过2000人的信息。一天正常的工作时间在12个小时左右。”

今年23岁的岳瀚珺今年大学毕业后刚刚参加工作,对于报名志愿者,岳瀚珺同样十分积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敲门行动”结束后,一些教师志愿者便离开了。但岳瀚珺却坚持留下来,继续为防疫工作贡献力量。“我们是年轻人,在这种关键时刻,我们当然应该挺身而出。”岳瀚珺说,“能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