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前,花店迎来销售高峰。记者 吴琪 桂祉越 摄
本报讯(记者 吴琪 桂祉越)“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明天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也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两天,行走在大街上,能够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虽然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市民们对于传统佳节的到来还是有所期盼。
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市民邱烨源计划在七夕节带着孩子去外面吃顿饭,平淡过节;年轻的市民张森康,在充满爱意的节日即将到来之时,他也计划着能够带上未来的她,一起去DIY蛋糕……
传统节日的到来,也让鲜花店、金店、美妆店等相关行业迎来了一波销售小高峰。
七夕佳节,一些情侣、夫妻都喜欢用鲜花表达爱意。在开发区一家花店内,打样、接单、整理花材……店内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花店店主程飞说,自7月底开始就陆续有市民通过微信预定七夕花束。“大部分都是因为疫情在外回不来,给在丹阳的女朋友准备的。”程飞告诉记者,最受欢迎的花材还是玫瑰,今年的价格较以往几乎没什么变化,“根据往年的经验,今年七夕节当天的花束销量可能会是平时的十几倍。”
除了花店外,金店、美妆店这两天也是忙着进行七夕活动宣传。在吾悦广场一楼黄金专柜区域,记者看到,由于七夕将近,很多年轻人都来选购礼物。据吾悦广场珠宝客服李春香介绍,为迎接七夕节的到来,黄金珠宝专柜的活动力度很大,来选购礼品的大多是年轻人,“手链、戒圈最受欢迎,价位在1000元至3000元左右。”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市民冷峰和妻子正在柜台前选礼物。“结婚多年,我想趁着这个传统节日的到来,买一款新的对戒送给妻子。”冷峰说,不管礼物贵重与否,都是他对妻子的爱。
传统佳节的到来,让“仪式感”满满。不过,在表达爱意的同时,不能忘了传统节日背后的寓意,形式可以多种,心意到了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