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我市有哪些传统习俗?

核心提示: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称之为“七夕节”或者“乞巧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七夕节我市有哪些传统习俗?

本报讯(记者 吴琪)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称之为“七夕节”或者“乞巧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几千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相传就是在七月初七这一天。传说在这天,人们很难看到喜鹊,因为它们都到天上去搭“鹊桥”了。

丹阳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吴志阳告诉记者,在丹阳,七夕节这一天,人们至今还有宰杀公鸡、包“七素”馄饨的习俗。杀公鸡是为了第二天早上没有鸡报晓,好让牛郎和织女两人多相会、多厮守。此外,因为“七”和“乞”同音,人们用豇豆、茄子、青豆、韭菜、南瓜、冬瓜、鸡蛋七种食材制作“七素”馄饨则有“乞巧”的寓意。包馄饨时,大人会在众多馄饨里包一个带钱币、一个带线和一个带枣的,下锅煮熟后,随意捞给孩子们吃。吃到带钱币的寓示着将来有钱、富裕;吃到带线的,寓示着孩子聪明、心灵手巧;吃到带枣的,则寓示着孩子早婚,能延续香火。

据今年58岁的吴志阳回忆,在他小时候,每年七夕节这一天,他的爷爷都会带上他和姐姐前往住在司徒镇西麻村的姑妈家吃馄饨,“品尝”七夕的快乐和浪漫。司徒镇西麻村也是我市西门片区为数不多的至今仍保持着七夕节杀公鸡、吃馄饨习俗的村庄,我市其他村庄大多已没了这一习俗。

此外,在“七夕节”这天晚上,很多“怀春”的少男少女们也有去南瓜地里或者黄瓜棚下听牛郎和织女说“悄悄话”的习俗,吴志阳说,是否真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的“悄悄话”,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这种习俗无非是恋爱中的情侣在浪漫节日的氛围下,想借机多和心爱的人约会罢了。

因为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现在,“七夕节”更有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心爱的人出去吃顿饭、看场电影,或者互赠礼物,则成为现在大多数年轻人过七夕节的首选。

不过,在家包馄饨也好,出去吃顿大餐也好,变化的是过节的方式,不变的则是两颗互相吸引的心灵想要靠近的炽热情愫,是人们对浪漫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