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12周岁禁充值,如此“禁游”可行吗?
本报记者 马骏
近日,央媒“点名”时下热门手游《王者荣耀》,引起社会上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讨论。腾讯游戏很快发布声明,称将以游戏《王者荣耀》为试点,逐步推出“双减、双打、三提倡”的七条新举措。其中,“未满12周岁的用户无法进行游戏充值”尤为引人关注。
今年60多岁的王阿姨经营着一家烧烤店,由于女儿和女婿平时要上班,所以她得负责照顾上小学的外孙。“我几乎一天都得待在店里,孩子跟着我,写暑假作业、吃饭也都在店里。有时候,女儿、女婿下了班后还有其他事情,孩子便得跟着我从白天一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王阿姨说,孩子在身边,安全成了她最担心的事情,生怕自个儿一时不注意,孩子出现意外。但王阿姨发现,只要给孩子一部手机,他便能安安静静地在店里待很久,不吵也不闹。后来,王阿姨才知道,孩子用她的手机玩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手机游戏。“我也不知道这游戏有什么魔力,孩子能玩一个下午,有时甚至玩一整天。”王阿姨说,“有一回,我发现微信里的钱少了一些,再三询问之下,孩子才告诉我,是他用的。”王阿姨说,原来,孩子是用手机微信里的钱去充值游戏了。“每次充值的金额其实不多,但一段时间下来,累计有一两百元。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儿,让她好好教育孩子,我也耐心地教导孩子,赚钱不容易,不要在游戏里随便乱充钱。”王阿姨说。
“我已经砸了两部手机了,但我觉得,孩子还在玩这个游戏。”我市某中学一位学生的家长曹先生告诉记者,这两年,他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孩子上高中后,每年春节,我们会把一部分压岁钱给他,让他自己去管理。没想到,他竟偷偷购买手机,甚至充钱玩游戏,玩得最多的就是《王者荣耀》。”曹先生说,“这两年,《王者荣耀》很火,别说我的孩子,就连我的同事里,也不乏一些该游戏的忠实粉丝。”曹先生说,有时候,他会严厉教育,但孩子有时会反驳,“孩子说,你们大人一天到晚拿着手机,看得停不下来,他怎么就不能玩了。”这让曹先生不知如何作答,“孩子都有逆反心理,越是不让他玩,他越是想办法去玩。”曹先生觉得,腾讯出台的限制措施也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作用。
对于腾讯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消费的举措,有市民认为,13岁至18岁才是充值游戏的主要群体,应该将限制年龄进一步放宽。“问题在于,很多未成年人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账号,他们都是用父母的账号,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也有市民认为,游戏公司的限制措施只是一方面,作为家长,应该加强相关教育,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机制在不断加码。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出台《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实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作出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游戏行业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实行严格的实名注册、限制充值金额、限制游戏时间等措施,但仍有制度上的漏洞需要不断填补。此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社会、学校、家长和企业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形成合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