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满脸笑容的黄夕妹在给盆栽浇水。 记者 贺丽华 摄
本报记者 贺丽华
两周前,家住导墅镇东新村的黄夕妹去医院化疗,她在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三天后出院。收拾东西时,她将随身携带的7000元钱交给了儿子,用于支付医疗费用。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这次结算完后竟然剩余了4000多元。
“7000元钱是我去医院前计算好的,原本心想可能还会不够,需要儿子再支付一两千元,但没想到这次治疗竟然只花了2800多元,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份意外和惊喜!”近日,在黄夕妹的家中,她十分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医院的收费票据上,记者看到黄夕妹这次住院治疗原本需要8000多元费用,但因为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了5100多元,所以个人自付部分只需2800多元。
“过去为了省钱,我一般都是在家吃药控制病情,所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医院进行化疗了,没想到现在治疗费竟然优惠了这么多。”黄夕妹说,她不仅患有卵巢癌,还患有乳腺癌,这些年来看病花了很多钱。尤其是2008年刚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后的几年时间里,在未参加任何保险的情况下,看病的每一分钱都需要她自己承担。而当时整个家庭唯一的收入便是其丈夫在工地打工挣得的微薄工资,根本无法承担一次就需要几万元的手术费以及每个月化疗所需要的费用。
黄夕妹感叹,当时家里真是一贫如洗,连孩子生病都没钱去医院看病,后来好在有亲人鼎力相助,加上身边好友以及村民的帮助,她才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岁月。
2017年又被查出患了卵巢癌时,黄夕妹说,当时她并没有因此而十分悲观,因为乳腺癌经过长期的治疗后已经进入稳定期,并且儿子已经长大找到工作有了收入,还有她觉得最重要的是,当时村里组织村民集体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干部还考虑到她的家庭存在因病致贫的情况,把她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如此不仅可以享受由政府财政全额代缴医疗保险费和养老保险费的社会兜底保障,还有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去医院看病能够先看病再交钱,这些都使得她看病不再像过去那么难。
“虽然现在家里的日子依然过得比较艰苦,但相比过去已经好了许多,尤其这几年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越来越高,给我减轻了不少负担。”黄夕妹说,记得刚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时,去医院看病只能报销20%,后来增长至40%,而这次治疗已经超过60%。其间,她还收到过意外之喜,此事至今让她印象深刻。
事情发生在2018年,她因为卵巢癌复发去上海的医院做手术,治疗费共5万余元。在医保报销了2万元后没多久,她的银行卡账户里突然多了一笔近1万元的收入。正当她为此感到纳闷之时,市医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前来慰问帮扶,偶然提到此事,她才知道原来这笔钱是医疗救助金。
在黄夕妹看来,虽然自己命途多舛,但生活依然充满希望,如今全家人都在为美好的生活努力打拼。尤其是她的丈夫,为了增加收入,远赴新疆打工,并且每天省吃俭用。而她最大的任务则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几年,我在家的四周种满了花草,每天照顾它们,看着它们健康生长,心情就会变得很好,人也变得越来越开朗。”黄夕妹开心地说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