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多吃清暑化湿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食品
本报讯(记者 梦迪)“我最近一直腹泻,导致全身乏力,非常难受……”昨日,记者从我市儿童医院中医科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因脾胃不适前来就医的患者明显增多。“最近很多人来看病都是因为脾胃不舒服、胃胀、不想吃东西,还有腹泻、呕吐、舌苔厚腻等症状,这些实际上都是暑湿的表现。”中医科主任医师马朝斌说道。
昨日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后,暑热更加突出,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马朝斌表示,人体在进入小暑节气时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中医讲究“春夏养阳”,此时最需要保护人体内的阳气。而面对炎热的天气,许多人难免会贪凉,各类冰镇饮料、冰淇淋等成为夏日里的“消暑利器”,但从健康角度来说,多吃生冷的食物易造成湿气内侵、脾胃湿寒,进而引发各种不适。“脾胃虚寒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的东西,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马朝斌表示,七八月份是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在表。中医认为“外热一分,内寒一分”。尤其是人们长期处于空调房中,且喜好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更容易伤及脾胃,加重虚寒症状。
在饮食方面,马朝斌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多吃清暑化湿的食物,如莲子、丝瓜、冬瓜、银耳、番茄等,少吃辛辣、油腻食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