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静 帅莹
“在我没有提供任何身份信息的情况下,师傅居然就帮我开锁了。”近日,市民贾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的一次开锁经历,直言如此简单的开锁流程让她有些担忧。
贾女士告诉记者,上周六,她和爱人一起出门逛街,不小心将钥匙掉在了家里,“我将一把家里的备用钥匙放在了单位,但路程有点远,而且车钥匙也掉在家里了,所以想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直接找开锁师傅。”小区楼道里就贴着开锁的小广告,贾女士便拨通了其中一张小广告上的电话,和开锁师傅确认了小区地址与栋室号。
等了半小时左右,开锁师傅到了小区,确认贾女士就是要开锁的人后,便直接开始开锁,“大概5分钟,门锁就开了。”开完锁后,开锁师傅还告诉贾女士,她家的门锁安全等级不高,属于A级锁,有点技术的人几分钟就能打开进入,因此建议她最好换B级及以上等级的锁芯。待门打开后,贾女士向开锁师傅支付了100元的开锁费,“开锁师傅说,上门费比较贵,毕竟有人工、时间、交通等成本,基本都是这个价格,如果开锁难度再大一点,费用还会再高一些。”
收了钱后,开锁师傅便拎着工具箱离开。贾女士和爱人回到家后,突然想起开锁师傅竟然没让他们提供任何身份信息就开锁了。“本来以为需要提供身份证或者房产证之类的,开锁师傅才会同意开锁。由于这些证件都在屋里,所以我和爱人在等待师傅上门的过程中还在商量,如果师傅要这些证件,就让他先开门,然后再拿给他看,但没想到师傅全程都没提及此事,而我自己也忘记问了。”贾女士告诉记者,这次开锁的经历让她有些担忧,“万一有坏人冒充房主,开锁师傅也直接给人家开门,这也太不安全了。”
随后,记者来到贾女士所住的小区,看到楼道内贴着不少开锁小广告,随机拨打了几个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后,发现大部分都不需要当事人提供相关凭证,只需提供住址即可上门开锁。如果小区物业管理严格,陌生人无法入内,则需要业主与物业人员提前沟通好,开锁师傅才能上门开锁。咨询中,仅有一位师傅提出,需要本人在小区门卫处等待,由保安确认后,再随业主上门开锁。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楼道内的开锁小广告其实隐藏着安全隐患。市民周先生住在市区一老旧小区,楼道内经常有商家贴小广告,其中开锁类的小广告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急开锁’‘开锁王’‘为民开锁’等字样的小广告不仅出现在楼梯把手、墙面上,甚至还贴在了自家门把手上。”周先生说,遇到钥匙掉在家里或者丢失等特殊情况时,这类小广告似乎可以起到解决燃眉之急的作用,但却很难保证安全性,“大家都是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与开锁师傅取得联系,所以难以确定其是否正规,是否具有相关资质,万一遇到不法之徒,那么名义上的开锁行为就会为他们提供‘踩点’的机会,甚至‘引狼入室’。”
那么,市民在生活中遇到要开锁的情况究竟该怎么处理?专业人士建议,市民可拨打“110”求助,或拨打“114”查询正规开锁公司的服务电话。此外,开锁师傅开锁前,市民应主动查看开锁师傅的证件信息,以及有无相关资质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