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躲猫猫”给消费维权添堵

核心提示: “下单之前,客服人员会事无巨细地跟你耐心沟通;出了问题,客服却玩起了‘躲猫猫’……”

本报记者 马骏

“下单之前,客服人员会事无巨细地跟你耐心沟通;出了问题,客服却玩起了‘躲猫猫’……”近日,市民魏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称其在一次网购之后遇到了产品质量问题,但迟迟无法找到客服解决问题。

“如果按常规方法打电话给客服是很难找到他们的,我试了好几次,都是业务繁忙等待接听,然后就自动挂断了。”说起不久前在某电商平台上处理售后问题的经历,魏先生颇感无奈。魏先生告诉记者,“6·18”电商大促期间,他在网上为爱车购买了几片遮阳片,收货之后,他发现产品尺寸有问题。之后,他找到线上的客服反映问题,但对方迟迟没有回应。“先是没人回复,后来总算回我了,又说是有专门的人给我回复,但一直没等到。”魏先生说。

市民陈女士也遇到过类似的头疼事。“我之前网购了一箱饼干,按理说三天左右就可以收到货了,可七八天过去了,快递一直显示停在中转场分拣站,物流消息迟迟不更新。其间我一遍又一遍地输入快递运单号、验证码,但压根得不到有效信息。”陈女士告诉记者,语音客服里重复着“目前人工客服座席忙,需等待较长时间”“正在转接,请稍后”等回答,根本没有途径反映快递是否丢件的问题。无奈之下,陈女士只好通过商家联系到快递方,这才知道是因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快件落在快递点一直无法正常派送。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在网购平台消费过的市民,有市民表示,曾经遇到过机器人客服答非所问的情况,投诉层层转接却无人解决问题。“一些企业客服电话需要一次或多次输入‘转人工’才能联系上人工客服,很是费劲。”一位市民说。

“手机丢失自助冻结按9,封号按1,账号咨询按2……”几天前,因为手机不小心恢复设置,导致手机微信登录不上,账号无法找回,密码也不能重置,市民刘先生只好向平台客服寻求帮助。在把每个数字入口都尝试了一遍后,一个多小时内没有真人应答。始终找不到人工客服入口的他,彻底被客服给绕晕了,最终选择放弃。“机器人客服值班,个性化自动回复,跟它聊天特别费劲,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答非所问,想投诉连投诉电话也找不到。”刘先生说。

“送来的菜不新鲜,想和客服沟通处理下,却发现小程序上根本没有明显的客服沟通渠道。”一位社区团购用户告诉记者,她已多次遇到联系不到客服的情况,平台规定,消费者申请退款在提货后72小时内申请,超过时间也联系不上客服,售后问题难以解决,最后只能不了了之。采访中,不少团购平台的用户均表示有相似的遭遇。

记者发现,不少平台客服电话在App的主页面中并无显示,需要点进“联系我们”“关于我们”等图标的说明中才能看到。有些需要消费者通过询问在线客服来获悉人工客服号码,或是自行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平台关键词才能获取官方客服热线。

记者注意到,在互联网消费维权中,提高人工客服的回复速度和专业度,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售后反馈渠道,保障消费者应有的权益,是多数消费者较为集中的诉求。“顾客消费后售后问题不能忽视,反馈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应答,与客服沟通更为顺畅,这也是提升我们消费体验的重要环节,平台应当优化售后服务的响应率和时效性,重视平台客服人员的回复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位市民如是说。

不少市民表示,如今许多电商平台都设置了智能客服、人工客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让消费者感到不满。“机器人客服给出的都是一些预先设好的标准回答,但消费者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些还很复杂,一旦提出超出设定范围的问题,智能应答显然就无法满足需求,就需要人工介入加以判断和操作。”一位市民说,“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并不在乎接通的是智能语音客服还是人工客服,只是想要一个清晰肯定的答复、一个完善的解决办法。”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