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回望党领导下的丹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核心提示: 卫生事业是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的重大民生问题。

本报记者 溢真 通讯员 陈剑斌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卫生事业是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的重大民生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大幅提升。从丹阳的卫生健康工作看,解放初期的“缺医少药”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变,人均预期寿命从解放前的35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81.71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市获得了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双胜利。

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天花、霍乱、鼠疫等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丹阳医学源远流长,名人辈出。到了1948年,私人开设的医院、诊所、医室增至40余家,除孟河派中医外,还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名医周季英、周德元等。与此同时,还有由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林钟(醒晨)、严以德等丹阳籍、客籍西医。

1919年,县城种德堂药铺青年店主黄竞西发动商界罢市声援响应“五四”运动。1925年4月,黄竞西及戴盆天、夏霖等由恽代英、侯绍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中共丹阳支部。1947年,地下党在固村创办了一家博爱医院。县各级卫生组织的建立是从1936年起步的。由于当时国民政府政治腐败,区、乡、保卫生组织的建立最终成为一纸空文,卫生防疫亦不过是一时之举,预防接种因经费短缺只是纸上谈兵。因而,民间缺医少药严重,天花、霍乱、疟疾、伤寒、血吸虫病等疾病广为流行,丹阳人民群众处于“村户萧条北风紧,男啼女哭炊烟冷”的贫病交迫生活之中。1937年12月,日军入侵丹阳,大批民众被枪杀,房屋被焚毁,财物被洗劫一空。许多乡民及医护人员流离失所,医院、药店被迫关闭。1938年,丹阳县内霍乱大流行。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高度重视卫生事业,根据新中国初期人口众多、卫生事业极其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卫生工作的理论和政策,并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领导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善有效的卫生制度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基本保障。

党的历史上卫生工作方针

解放后,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确立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这一方针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本质,也揭示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在党的历史上先后提出过3次卫生工作方针。

丹阳卫生健康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丹阳卫生健康工作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画上了圆满句号。医疗卫生资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千人口床位数从3.40张增加到3.81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由1.84人上升到2.31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1.71人上升到2.22人;全市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严重影响群众健康的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禽流感、新冠肺炎、狂犬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71岁(高于2022年全国目标值:77.7岁)。

去年以来,我市出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指导意见。口腔科、骨伤科、沿江地区妇产科等专科联盟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我市入选“江苏省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创新建设单位”,完成各类人群签约服务42.6万人,其中完成早癌筛查1.2万人。

我市卫健系统人员表示,学习党的百年历史,领悟党的千秋伟业、品味沧桑巨变,就是要从中探寻百年辉煌的成功密码,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强大动力,为2025年卫生健康体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健康丹阳建设,让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奋斗。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