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迈:视死如归严守党的机密

核心提示: 任迈,原名任国藩,号介屏,1913年10月11日出生于丹阳县城。8岁时入青昧书塾读书。任迈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常听邻居夏霖讲述革命故事。15岁时,任迈被祖父送到南京天福绸布店学生意,后因病返家,跟随丹阳名中医贺季衡研习岐黄之术。

任迈,原名任国藩,号介屏,1913年10月11日出生于丹阳县城。8岁时入青昧书塾读书。任迈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常听邻居夏霖讲述革命故事。15岁时,任迈被祖父送到南京天福绸布店学生意,后因病返家,跟随丹阳名中医贺季衡研习岐黄之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学生为声援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抬着棺材到南京请愿,要求组织抗日义勇军赴东北抗日。这让18岁的任迈热血沸腾,毅然离家加入了这一行列,到了北京后,被叔父找回。不久,入杭州医专读书。在此期间,他积极寻找进步书籍阅读,因受到反动当局监视,处境危险,1935年离开杭州到上海。任迈到上海决心寻找党组织,并约好友彭炎等人在上海从事一些社会活动,继续阅读进步书籍。经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上海地下党组织的何克希。同年,遵照党的指示,任、彭回到丹阳,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不久,自筹资金100元,在县城双井巷开办了“丹阳书报杂志社”,并组织了读书会。通过这些阵地出售、借阅进步书刊,传播进步思想和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联络和团结了一批青年店员、学徒和知识界人士。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倪志坚、任迈、彭炎、洪流等组织“丹阳青年救亡服务团”(简称“青救”),团员300余人。下设歌咏队、演剧队,印发副刊《火柴》。八一三事变后,丹阳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为争取合法地位,“青救”加入了抗敌后援会,更名为“青年服务团”。10月,任迈和倪志坚、彭炎、洪流等人冒着敌机狂轰滥炸的危险,去上海找到何克希。根据上级指示返回丹阳,从“青救”中选择有志青年组成33人的“丹阳青年流亡服务团”,到茅山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后由于上海沦陷,组织联系中断,在茅山附近无法立足,随即辗转西进,1938年初到达南昌,参加青年集训。不久,任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担任了江西青年服务团第三队党支部组织委员、九江临时工委组织委员、江西青年服务团战地工作队第八队(都昌队)党支部组织委员,并同工委书记周婉如一起到九江、港口地区从事党的发展工作。不久,中共东南分局调任迈去景德镇中心县委工作。他在都昌、湖口、鄱阳、彭泽等地山区农村中帮助失去联系的党员恢复组织关系,在群众中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重建地方武装。

1938年底,任迈和彭炎、周婉如等按照东南局指示,离开南昌到达皖南丁家山中共东南局机关驻地,分局书记项英同他们谈话后,周婉如留在新四军军部服务团工作,任迈、彭炎于1939年1月到达茅山根据地。任迈任中共苏南特委委员、民运部长。同年4月,建立中共丹南县委,任迈任书记。1940年3月,建立中共丹南中心县委,任迈任副书记兼组织部长。

他在工作中讲究斗争策略,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常说,在敌伪据点林立的“梅花桩”里坚持斗争,更要注意斗争策略。金坛县吕墟镇上的夏懋吉在丹阳、金坛县有不少徒弟,庄城桥伪军头目翟金贵就是夏的寄养儿子。任迈认为,把夏懋吉这样的人的工作做好了,在某些方面可以起到我们的同志难以直接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由于做通了夏的工作,让丹阳、金坛城里的伪军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内线情报。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其时,曾山、薛暮桥、颜伏等一批领导干部,从皖南冲出重围,取道镇(江)丹(阳)金(坛)交界地区的倪巷、王巷等地前往苏北。为了保证曾山等领导干部的安全,任迈等连夜商讨具体措施,并坐镇在靠近倪巷附近的一个小村上亲自搜集日伪军情报,安排过往住宿地点,利用关系帮助他们安全通过封锁线。皖南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趁此机会大举增兵苏南,先后对丹北、茅山等抗日游击区发起大“扫荡”,造成敌伪顽夹击的严重局势。2月的一天,丹南中心县委针对皖南事变后的恶劣形势,在句容樊甲下王村樊玉琳家中召开扩大会议。散会后,大部分同志当晚随即转移,任迈、袁先锋等几位同志留下住宿。由于汉奸告密,宝堰据点的日伪军连夜长途奔袭,次日拂晓前突然包围村子。任迈和县委宣传部长袁先锋不幸同时被捕。

在被敌人押解宝堰途经丁桥时,任迈乘敌不备,突然从离河面丈余高的石桥上跳进寒冷彻骨的冰河中。敌人向他开枪。他一个猛子潜到桥洞下,把藏在腰间的秘密文件和党员名单撕碎,深深地塞入河泥中。等到敌人下河抓他时,他已将文件等处理完毕。任迈被押到宝堰后,敌人用尽心机,软硬兼施,威胁利诱,企图在他身上打开缺口。但他矢志不移,并开展了绝食斗争。关押一星期后,敌人一无所获,就把任迈押赴刑场,当着他的面先将袁先锋杀害,妄图再次以死威胁。任迈视死如归,就义时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时年仅28岁。

(市史志办 供稿)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