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生育政策放开 期待配套支持措施落地

核心提示: 那么对于三孩生育政策的放开,市民是如何看待的?又有着怎样的担忧?

本报记者 珊珊

家住云阳街道的马莉,今年36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关于当时生育二孩,马莉谈了自己的想法,“二孩政策刚刚出台,我恰巧就怀孕了,觉得这可能是老天的安排,是孩子跟我的缘分。”生了二孩后,马莉顿时感觉经济压力大了,生活也变得更为忙碌。白天上班,下班回来就得辅导孩子作业,周末接送孩子于各种兴趣班之间。如今三孩生育政策已经放开,对此,马莉表示,在相应的配套支持措施还未出来之前,应该不会考虑生育三孩。

胡丽娟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在社区工作,生了二孩之后,她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二孩生了之后肯定会忙碌一点,两个小孩事情就多了,不过,多亏家中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减轻了不少压力。”对于三孩,胡丽娟坦言,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能会考虑。

那么对于三孩生育政策的放开,市民是如何看待的?又有着怎样的担忧?“现在生三胎的话,教育等各方面的成本都在增加。加上还要赡养老人,说句实在话,对于我自己的家庭来说,还是比较难承担。”市民王国生说。

市民陆华芳则认为,国家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支持措施,比如教育、医疗等方面,这样大家应该会考虑生育三孩问题。

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关系千家万户。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对于改善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等方面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市自1985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20年底,全市有60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22.38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8.01%,已经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扶养比。”市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科科长田辉康说,2016年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以来,我市每年出生人口基本稳定在4000人左右,人口出生率维持在4.83‰上下,总体人口出生有下降趋势,其中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38.1%,总体来讲二孩生育意愿仍不强烈。

田辉康表示,从生育主体的意愿来看,目前放开生育的重心仍是二孩家庭。但由于二孩尚未迎来预期生育高峰,因此市民生三孩的意愿或许并不会太强烈。主要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如今三孩生育政策放开,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成了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很多市民对于养育三个孩子普遍感到有压力,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相关的配套支持措施。

业内人士表示,三孩生育政策是重要举措,但是一定要避免“一放了之”,构建起与它相配套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是重点,落实与它相配套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让三孩生育政策的效果释放得更好。我们期待相关的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早日落地。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