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马相伯与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谊

核心提示: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专程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

蒋国清

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专程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习近平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然而,有一位丹阳人与张謇之间有着很深的情谊,他就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

马相伯一生与张謇之间有着长达四十多年的交往情谊,他们一个在“教育富国”思想指导下,毁家兴学,不断寻求救国道路,被公认为“爱国老人”;一个以末代状元身份投身实业而享誉东南,毕生把自己的“皮骨心血”奉献给了社会和百姓,被誉为“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民营企业家的楷模”……

今年6月18日,是丹阳市马相伯文化研究会成立五周年。五年来,该研究会发表研究文章多篇,编辑出版了《马相伯书法选》等书籍,为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研究马相伯文化与学术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使之成为大力宣传丹阳,推崇马相伯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阵地。

江苏同乡情谊长

马相伯与张謇,一个是江苏丹阳人,一个是江苏海门人。马相伯1840年出生于丹阳胡桥马家村,张謇1853年出生于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马相伯与张謇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爱国历史人物,是近代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开风气人物,对动荡的晚清及民国初期社会都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二人虽然所致力的事业有所不同,年龄上也有13岁的差距,但他们同为江苏籍士绅,自1880年在朝鲜相识以后,跨越世纪与朝代,相交、相知了大半辈子。在清末民初重大的政治及社会活动中,他们始终保持着较为一致的思想及行动,尤其是在倡导和推动新式教育,谋求政治变革方面,二人并肩携手、互相支持,不但开创了东南新政事业的新局面,且其交往情谊也成为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一段传世佳话。

朝鲜半岛初相识

1882年7月23日,朝鲜汉城发生了士兵和下层民众反对日本侵略和朝鲜封建压迫的起义。起义被阴谋夺权的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利用,从而演变成一场骚乱,史称“壬午兵变”。朝鲜国王恳请清朝政府出兵援助,在万般紧急情况下,北洋大臣、时任署理直隶总督张树声命令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候补道员马建忠迅速开赴朝鲜处理该事件,同时派吴长庆率领军舰五艘、淮勇二千紧随其后。张謇作为吴长庆的机要幕僚随即来到朝鲜。

“壬午兵变”被平定以后,朝鲜国王为实施新政向清政府求援,希望派遣马建忠前往襄助,李鸿章以马建忠公务繁忙不能分身为由,推荐其兄马相伯前往。1882年底,马相伯以“统理军国事务衙门赞议”身份来到了朝鲜,担任朝鲜国王新政顾问。次年四月,张謇因为处理“壬午兵变”之善后事宜重返朝鲜,帮助吴长庆处理机要文书。其间,马相伯与张謇初次相识。

马相伯1882年12月12日抵达汉城后,在朝鲜一年半时间内为朝鲜政府提出了“改用西洋操法编练新军”及“帮助整理朝鲜外交”两项重要建议,因而受到朝鲜国王高宗很高评价。此外,马相伯还为朝鲜国王设计了全面的新政改革方案,后因“与朝鲜政府不合”未被采纳,最终辞职归国。

1884年,吴长庆病逝,张謇也选择归隐乡里。在此后的十年里,张謇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举的准备中,1894年状元及第,一举成名,张謇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转折,进入了人生的巅峰。

携手创办新教育

从朝鲜归国后的十多年间,是马相伯与张謇从相识走向相知、相互信任、互为支持的一个重要时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清朝封建统治之顽固、腐败的种种不满与批判,使他们共同选择了投身新式教育事业。其间,张謇毅然放弃了科举状元的仕途前程,提出了著名的“父教育、母实业”的救国思想,投身实业并致力于新式教育的推进,目的就是为了普遍提高国人的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他先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民立中等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伶工学社、第一所纺织高等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第一所盲哑学校——南通盲哑学校、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等。与张謇不同,马相伯从朝鲜回国后,曾经参与李鸿章举办的一些重要洋务事业及活动。然而,甲午战争使他看到洋务派自强求富之梦的破灭,在近20余年的游幕生涯中对封建官场腐败弊端的洞悉,使他深刻认识到依靠自身力量独立创办新式教育的重要。与张謇通过大力创办实业兴办新式教育不同,马相伯是以宗教家的情怀投身于教育事业,他毁家兴学,捐献巨额家产创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学院,试图以教育唤醒国人,表现了强烈的救赎精神。

在投身于新式教育事业过程中,马相伯与张謇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其中有几件事可以见证他们之间的交往及情谊:

第一件事是马相伯积极支持和声援张謇首创师范学校。1901年,张謇从日本近代兴学经验中获得启发,提出了兴学重教,师范为先,并向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建议在省城创立高等师范,刘坤一未予采纳,张謇愤然于次年在家乡南通创设通州师范学校,这一举动不但掀开了江苏省师范教育的序幕,而且首开国内私人创办师范学堂的先河。在他的影响下,两江总督于1903年在省城设立三江师范学堂。马相伯非常赞同张謇的这一开先河之举。他不但予以积极关注与舆论支持,而且在许多重要场合强调师范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以及促进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第二件事是张謇大力资助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并亲任董事。1903年,马相伯将自己名下的全部家产捐献给天主教会创立震旦学院。然而,不久,教会改变办学方针,要变成神学学校,引起学生不满,集体退学。马相伯为了捍卫办学自主权,最终与教会分道扬镳,另创复旦公学,以真正实现教育救国的抱负。当时复旦公学的办学条件极为困难,特别是经济面临困窘。就在这时,张謇雪中送炭伸出了援助之手。1905年2月24日,张謇为即将面世的复旦公学筹集款项一万余元,有力支持了马相伯的事业发展。在以后的岁月中,张謇不但亲任复旦公学的董事,还多次为复旦公学在关键发展阶段出谋划策,关心、帮助复旦公学的发展。

第三件事是马相伯以丹阳学会会长身份参加张謇创立的江苏省教育会,并多次帮学会处理“棘手”事件。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伊始,为保护与促进新式学堂的创立发展,江苏省教育界联合全省同仁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省级教育会社——江苏省教育会。张謇被推举为会长,马相伯则以丹阳学会会长身份当选干事员。身为干事员,马相伯积极参与省教育会活动,恪尽职守,积极履行干事员义务。他还多次接受江苏省教育会指派,处理省内外教育事务,全力支持张謇所领导的新式教育事业。他们还联合发起组建中国图书有限公司,编辑出版新式教科书,以满足普及教育对课本教材的急需。马相伯与张謇二人的情谊亦在共同的事业追求中越加深厚。此外,从清末到民初,马相伯与张謇在教育问题上有着很多的共识。他们经常采取联手行动,共同致力于各项新式教育的推进,如在通俗教育、职业教育、科学教育的发动与发展中,都可以看到他们二人共出入、同进退的身影。

1912年5月,马相伯与张謇联合章太炎、于右任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通俗教育研究会”,研究通俗教育设施方法,为普通人民灌输常识培养公德,并发启有关社会教育之各事物。

1917年马相伯与张謇共同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并多次应邀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年会发表演说,鼓吹在中国发展职业教育。二人对科学教育也十分热心。1918年,他们二人同时被聘请为中国科学社董事。马相伯作为科学教育的先驱,对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活动曾经给予重要支持和帮助。张謇则多次出面商请省政府为科学社提供房屋、地址及实验室。

拥护“共和”求变革

在政治变革方面,马相伯与张謇二人都经历了从主张“君主立宪”到拥护“民主共和”的变化。清末民初,马相伯与张謇在政治变革上的趋同及密切合作也是他们共同致力于新式教育事业的根源和动力。在1905至1911年立宪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马相伯与张謇从对该运动政治理论的诠释与宣传,到制度的设计,再到组织发动,二人建立了极为密切的呼应与合作关系。

1908年,张謇与马相伯联合几大立宪政治团体,筹备成立领导全国请愿运动的临时组织——国会期成会,并共同发动组织了全国范围的三次大规模国会请愿运动,把建立国会制度作为立宪运动中一个重要的政治目标。

1908年,江苏省咨议局研究会成立,张謇与马相伯分别当选为正、副会长。江苏省咨议局正式建立后,张謇被举为议长,马相伯任议员。在江苏省咨议局成立的两年多时间里,马相伯、张謇二人配合非常默契,无论是提议办理各种新政事宜,还是在与各种封建保守势力作斗争中,马相伯都全力支持和配合张謇,为推进立宪政治竭尽所能。

早在武昌起义前的1911年6月,马相伯即已在“俄侵伊犁,英占片马,法强索滇矿”的民族危机触发之下,参与发起成立革命团体——中国国民总会,并被推举为副会长。马相伯参加此会表明,他已经从政治上的立宪派转向了拥护共和革命。上海光复以后,张謇也从主张君主立宪到转向民主共和。一经转向,张謇即与马相伯联手合作,以江苏省议会及地方士绅名义欢迎江苏的光复,全力支持辛亥革命。

爱国情怀同获赞

爱国、救国、报国是马相伯与张謇一生的追求,也是他们半个多世纪交谊与合作的基础。

1939年4月,马相伯的百岁寿辰上,中共中央从延安专门发来贺电盛赞他为“国家之光,人类之瑞”。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越南谅山逝世,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联名发出唁电:“老人星暗,薄海同悲……”表达了国家领袖们对马老逝世的无限悲痛和由衷敬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多次赞誉:“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张謇”。在2020年7月21日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弘扬企业家精神时,特别引用了张謇的例子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张謇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奋斗精神这三种精神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企业家富起来以后,要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先富帮后富的作用,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事业。要勇于创新、奋力拼搏、力争一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