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慈善义工张佶:能看到百姓脸上的笑容,再累也值

核心提示: “吭噔吭噔”“咚咚咚”……阜阳一村143号小院里传出一阵阵声响。

张佶正在帮用户维修洗手盆下水管。 记者 茅猛科 摄

本报记者 茅猛科

“吭噔吭噔”“咚咚咚”……阜阳一村143号小院里传出一阵阵声响。走进小院,只见两位师傅身着红色义工马甲,头戴安全帽,手持电镐、撵杖、榔头等工具正努力地破着院里的水泥地,旁边站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满脸心疼地看着他们忙碌,时不时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这两位身穿红色义工马甲、正在忙碌的师傅是张佶和赵龙强,是水务集团的抢修师傅,同时也是“碧水情”慈善义工队的义工,他们正在帮老人重新铺设管道。

原来,小院主人周德清和老伴潘文霞兴冲冲地买回来一台全自动洗衣机,安装师傅上门安装时却发现了大问题,水龙头不出水,洗衣机无法使用。“我们当时急坏了,水龙头不出水,这洗衣机不是白买了么!”周德清告诉记者,发现问题后,他尝试着拨打了水务集团清水热线86882498进行求助。

“接到电话后,集团安排我和赵龙强来现场查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出水。”于2020年底获得“十佳慈善义工”称号的张佶告诉记者,经过现场勘查、试验、分析后,他们发现水表处水压正常,是表后镀锌管因年代长久锈蚀造成了堵塞。然而,当张佶如实将不出水的原因和表后管道不在供水部门服务范围内的情况告知周德清时,老两口顿时面露难色。询问之下,老人向张佶吐露了难处。原来,老两口都已经80多岁,身体不是很好,子女也不在身边,这次买全自动洗衣机也是想方便生活。“老水管锈蚀了肯定是要重新放管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本来这不属于我们的抢修范围,但考虑到老两口年纪大了,还要找水电工、买材料、挖沟放管等等,确实不容易,我决定由我们来帮他们重铺水管。”张佶说,“我们不仅是抢修工,也是义工,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张佶已是满头大汗、浑身是灰,左邻右舍也时不时来到小院看看情况,得知张佶义务帮老两口修水管时,大家都不住点赞。时至中午,新水管安装好了,新买的洗衣机也终于可以正常使用了。看着小院里一切都秩序井然,正常运转,老两口开心得合不拢嘴,握着张佶的手不住地感谢。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也是我们成立‘碧水情’慈善义工队的初衷。”张佶说,他们义工队共有24人,全部通过了慈善总会开展的考试,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要求,主要围绕开展困难家庭自来水供水设施损坏维修等作为工作重点,为全市城乡范围内困难家庭及个人开展便民服务。“只要有时间,像这样的义工活动我都会参加。”张佶表示,“碧水情”义工队队员秉承为民服务的理念,热心为用户提供贴心的延伸服务,去年共为899户低保户及特困家庭减免用水量32961.9吨。

今年元旦期间,寒潮的来袭,使得很多老小区出现水管冻裂等情况。那几天,张佶每天上午7点到单位,然后便奔波于城区各老旧小区,对用户冻裂水管进行维修。一直忙到晚上10点半,其他队员回家休息,张佶却得回到单位,对当天抢修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还要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分工安排。“那几天,我几乎每天都要跑上三四十家,几乎天天睡在单位。说实话,当时真的挺累,但只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得到百姓的认可,能够看到他们在问题得到解决后露出的笑容,就觉得很值,也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张佶笑着说道。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