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购票App上某影院3D眼镜服务信息。
本报讯(记者 高静) “我只想看场电影,为何非要强迫我买3D眼镜呢?”几天前,丁先生在我市一家电影院内遇到了一件“糟心事”。
丁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四川成都人,现在我市工作。几天前,他在手机App上订了两张电影票,准备和女朋友一起去看一场3D电影。但当他们来到电影院后,才发现该影院竟不免费提供3D眼镜,这让丁先生很是郁闷。“检票时,工作人员得知我没有带3D眼镜,便禁止我们入内。”丁先生告诉记者,过去他看电影时,影院都会免费提供3D眼镜,但这家影院要求顾客自带3D眼镜,或者在影院购买。由于3D眼镜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太大的用处,所以丁先生并不想购买,于是咨询是否可以租用,但影院工作人员的态度十分强硬,“他们说不买眼镜就不能进影厅,而且也不可以租,必须购买。”
影院的这一做法让丁先生十分不满。“首先,我已经支付了观影费用,其中理应包含3D眼镜的使用费用;其次,影院的3D眼镜只能买不能租,这侵犯了我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丁先生觉得,这种情况就像是顾客去酒店吃饭需要自带或者现场购买餐具,很不合理。由于多次协调不成,最终丁先生放弃了观看电影的计划。
针对丁先生反映的问题,记者打开了手机中的某购票App,选好影院、电影以及场次后,进入到选座页面。记者注意到,在座位示意图下方有一行提醒字样,写有“3D眼镜需自备或到影院购买”。此外,在影院的详情介绍页面中,也标注出了3D眼镜需要自带或者按照10元/副的价格在影院购买。
随后,记者以顾客的身份联系了这家影院,工作人员表示,影院之所以不提供3D眼镜租借服务,是考虑到观影者在疫情期间的安全,建议市民自带3D眼镜,或者在影院直接购买。当记者提出如今疫情形势已经稳定,是否可以放开3D眼镜租用服务时,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尚未接到上级通知。
随后,记者在购票App中看到,多数电影院都需要消费者自带或者购买3D眼镜,不过,也有影院提供3D眼镜租用服务。记者联系了其中一家电影院,了解到消费者可在影院前台支付一定的押金,其中框架款是10元/副,夹片款是15元/副,待观影结束后再至前台处归还,工作人员将全额返还押金。“我们一直都免费提供3D眼镜,当然如果顾客想要购买,我们也可以提供全新的3D眼镜供他们选择。”该影院的工作人员表示,此外,影院升级后,巨幕厅观影者可在检票口免费领取专用眼镜,无须在前台处租借。该工作人员称,原本检票口处也免费提供3D眼镜,但由于部分顾客观影结束后容易忘记归还,所以才采用了付押金的方式。
据悉,关于影院3D眼镜使用是否需要额外付费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早已明确回应,“看3D电影要自费购买3D眼镜”是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条款”。3D眼镜是观看3D影片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提供3D眼镜是观影服务不可分割的部分。消费者按照3D电影的票价购买了观影服务,影院经营者就应当依约向消费者提供满足观影要求的全部服务,其中就包括提供3D眼镜等观影设备。影院将自身应当承担的服务义务拆分开,再转嫁给消费者,不仅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而且违背了《民法典》中的公平、诚信原则,属于“霸王条款”。为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也曾约谈我市8家电影经营单位,要求各影院依法完整履行合同基本义务,提供免费3D眼镜供消费者观影,及时开展自查整改。
那观影遇到被强制自费购买3D眼镜的情况,消费者该如何处理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可拨打12315热线或直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工作人员会进行协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