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幅幸福和谐的小康生活图景

核心提示: 春节,国人最隆重的日子。其间,记者走进一个个普通家庭,看到的是百姓富、环境美,听到的是笑语和感恩,感受到的是文明与和谐,普通人家的幸福扑面而来,城乡大地一派欢乐祥和。

图为市民节日期间梅园赏花。 记者 萧也平 摄


好一幅幸福和谐的小康生活图景

——牛年新春丹阳城乡居民生活掠影

本报记者 尹媛 束旦平 符云莹 曾丽萍 魏郡玉 茅猛科 陈静 通讯员 殷琴 吴加瑞 刘攀

春节,国人最隆重的日子。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节和往年有点不一样,广大市民以及留丹过年的外地人员这个年过得怎么样?其间,记者走进一个个普通家庭,看到的是百姓富、环境美,听到的是笑语和感恩,感受到的是文明与和谐,普通人家的幸福扑面而来,城乡大地一派欢乐祥和。

今年分红又涨了

2月11日,除夕一早,开发区车站社区居民严月仙换上了儿子儿媳给她买的新衣服,端坐在茶几前开始装压岁钱红包。“每年除夕都要给孙子孙女发压岁钱,在我们老一辈人看来,只有发了压岁钱才算过年!今年,我从社区拿的分红又涨了,所以给孩子们发的压岁钱也得涨一涨。”严月仙一脸笑意地向记者说道。

2004年,车站社区“开先河”“吃螃蟹”,试点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固化改革,从此村民成“股民”,坐在家里就能拿分红。十几年来,社区分红年年涨,居民的幸福指数也跟着水涨船高。“最初,车站村共有基本股239股、农龄股22000股,按照‘基本股永不增加、持股人去世则消失,农龄股持股人去世后可由亲属继承’的原则,车站社区现有基本股106股、农龄股19782股。”据车站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第一年分红时,基本股每股500元、农龄股每股3元,而在前不久召开的2020年度股份制分红暨总结表彰大会上,社区按照基本股每股9500元、农龄股每股65元的标准,共为居民分红230万余元。

“社区每年都在岁末分红,而且还年年涨,我今年就分到了12000多元。”严月仙说,平时日常生活有两个儿子照顾,再加上自己的工资和社区分红,自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此乡即吾乡

从江苏丹阳到湖南长沙,距离约960多公里,这是聂倩“佳节思亲”的距离。这个春节,聂倩没有回长沙老家,而是留在自己工作的这座城市——丹阳过年。

上一次回长沙还是2020年的春节假期。“一年多没回长沙了,挺想家的,爸妈说为了旅途安全考虑还是先别回了,这也是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聂倩对记者说。

老家在安徽的中医院妇产科护士裴爱侠今年不仅留丹过年,而且格外忙碌。“爸妈,今年过年我不回家了!等抗疫结束,我们一家人一起回去。”今年42岁的裴爱侠告诉记者,她的丈夫也是安徽人,是中医院检验科医生,疫情期间,这个岗位非常危险也非常忙碌。说起老家的父母,裴爱侠有些心疼和愧疚:父母生病的时候就特别想家,想陪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好在老家有个弟弟,原本准备回家过年,现在只能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裴爱侠表示,过年回家的理由千万条,但不回家的理由只有一条:配合疫情防控,减少人员流动。“此心安处是吾乡!”裴爱侠笑着说。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个春节,不少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就地过年,成为农历辛丑年的一道别样“风景”。据了解,我市对全程留丹过年户籍为镇江市以外且当前仍在丹阳缴纳社会保险的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除外),每人发放500元消费券。

住进“新家”过新年

“没有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没有政府的关心,我不可能住上这样好的房子。”今年72岁的颜冬梅丈夫早逝,她和患病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原先挤在漏雨的“破”房子里。“之前的房子一下雨就漏水。”颜冬梅告诉记者,过年前,她和儿子终于搬进了修葺一新的“新家”。

除夕当天,记者来到颜冬梅家时,她正和儿子擦门窗、贴春联、挂灯笼,家里焕然一新,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新春氛围。

颜冬梅一家的改变,只是我市“危改造”项目推进中的一个缩影。自2014年起,我市按年度计划,对农村低收入贫困家庭危房分批实施改造,截至2020年年底,我市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72户,总投资1239万元,有效改善了贫困家庭的住房条件。在推进“危改造”项目的同时,我市还全面实施“微改造”工作,2020年,全市共有20户困难户享受了“丹阳市困难群众居住房屋微改造”项目福利。“丹阳市困难群众居住房屋微改造”项目主要是对帮扶对象住房漏雨、墙面剥落、门窗损坏等进行维修改造;对帮扶家庭中有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安装适老、适残辅助设施;对帮扶对象家庭厨房、卫生间等生活设施及房前屋后环境较差的,进行增设更新、维修、清理。经过两个月的集中改造,去年12月底,20户困难户住房“微改造”验收完毕,住进“新家”过新年。

年味充盈“文化味”

这个春节,章晓兰和她的雅韵旗袍队有点忙。“因为疫情防控,很多文化活动都改为线上举办了,我们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图片、视频等,给大家送上‘云祝福’。”章晓兰说道。

章晓兰和雅韵旗袍队的忙碌从春节前就开始了。走访美丽乡村夏墅村,以图片的形式让观者在摇曳生姿的旗袍秀中感受乡村的古韵新风;在西门云阳楼下留影,粉色旗袍、红色中国结、福字,与城楼上高挂的红对联、红灯笼遥相呼应,年味浓浓。

章晓兰和旗袍队选在云阳楼录制了拜年视频。只见十多个队员穿着精致的旗袍,手持红灯笼,从云阳楼城门内鱼贯而出,笑意盈盈地向大家拜年。“我们把拜年视频发在微信视频号上,顺道参加了‘一起过年祝福丹阳’短视频大赛。”章晓兰笑着说,参赛得奖不是最终目的,她更看重的是通过这一形式和平台,向全市人民送上祝福,展示传统文化之美,给丹阳百姓的节日文化生活添一点佐料和乐趣,在年味中加一点“文化味”。

虽然并不看重奖项,章晓兰和旗袍队员们还是精益求精。“原本我们的拜年视频拍的有点早,那时云阳楼还没有挂灯笼。”章晓兰说,除夕前一天,队员们再次来到云阳楼走秀、拍摄。“别看最后的视频40多秒,可忙活了我们好几天,好在最后的呈现效果不错。”

据悉,春节期间,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各文化场馆正常开放的同时,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各文化场馆,推出了包括短视频大赛、经典文化体验、答题抢红包等“红红火火过大年”线上文化系列活动,丰富市民群众假日生活,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欢度春节的同时,减少人员聚集,确保安全有序过节。

最美是我家

大年初一上午10点,在开发区颜春行政村田家自然村,回老家过年的骆烨吃过早饭后,又一次来到村西头的一片小花园。漫步其间,骆烨一脸陶醉。“真没想到,这个戴着多年‘贫困村’帽子的小村庄,已摇身一变成为干净整洁的美丽宜居村。”骆烨感慨地说道。

骆烨告诉记者,现在的田家村跟花园似的,篮球场、健身设施齐全,村庄环境变美,村民生活品质也有了很大改善。

据了解,几年前,田家村还有不少危房;村里的路不仅窄,而且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几个池塘臭气熏天……田家村村民小组长田汝定说,2020年,村委会下决心对田家村进行改造,拆除了50多间破败房,对道路进行硬化,新添了一片片绿化带,新建了一座公厕和4个垃圾分类亭,新装了20多个新能源路灯……当年顺利获评“丹阳市美丽宜居村庄”。“如今,村庄环境改善了,大家生活舒适,都积极主动将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田汝定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努力打造成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农村。”

丹阳尽是好风光

“小刘,你们这是准备去哪啊?”2月16日是大年初五,当天下午2点多,家住市区的小刘带着全家人要进电梯,恰好遇到了同楼层的邻居。“今天天气好,带一家人去水晶山爬山,活动活动身体。”他笑呵呵地回答。小刘的老家在浙江,他的妻子是丹阳人,结婚近5年来,每逢春节,小刘一般都会带上家人回浙江过节。“今年政府提倡就地过节,我们就留在丹阳了!”小刘的妻子开心地表示,过去的几天假期,他们去了七峰山、丹凤公园、司徒丁庄赏梅,熟悉的几个网红打卡地基本走了遍。

当天下午,记者在水晶山山脚下看到,前来游玩的游客车辆整齐地停放在道路两侧。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在这一路段两侧停放的车有近300辆。记者跟随登山人群一起走向水晶山,不远处狭窄的登山步道上挤满了游客。

除了登高阅览山色,欣赏美景,还有不少家中有娃的市民选择去往我市新增的网红打卡地——丹凤公园。大年初五,公园四周的路边上停满了车辆,园内人气十足。在游乐场内,除了惊险刺激的丛林过山车、海盗船、大摆锤,还有浪漫的摩天轮、童趣十足的旋转木马、碰碰车等各种各样的游乐项目。在一些热门项目前,市民更是排起了长龙在等候。“以前像这样的假期,我们都得开车去常州或者南京玩,现在家门口就有这样的‘网红打卡地’,再也不用到处跑了。”市民贺女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春节,广大市民积极响应政府倡议就地过年,在丹外来人员纷纷留在丹阳体验“不一样的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本地各旅游景区、景点便迎来了大批游客。

这个村里百岁寿星多

俗话说:“山中常有千年松,世上难逢百岁人”。在延陵镇柳茹村,却生活着5位百岁老人。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该村百岁老人贡木木家中。春节到,老人又添了一岁,今年102岁的贡木木生活幸福比蜜甜。刚睡过午觉的贡木木在儿子贡雨生的帮助下,穿衣起床,冬日暖阳透过门窗照在老人脸上。

今年69岁的贡雨生是贡木木的小儿子。他告诉记者,老人一日三餐很有规律,饭量一直很好,每顿可以吃一大碗,早餐喜欢吃粗粮,中饭要吃狮子头,每天雷打不动睡午觉,晚饭还要喝点小酒……说起老人的“长寿经”,贡雨生坦言,饮食是老人的个人喜好,长寿最关键的还是家庭和睦、子孙孝顺,让老人无忧无虑地安度着晚年。

“我们村是全国百名古村落之一,目前村里有五位百岁老人,3位女性、2位男性,年纪最大的105岁了。”延陵镇柳茹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邢学平告诉记者,其他四位百岁老人分别是周丫枝(105岁)(女)、张惠琴(102岁)(女)、贡西南(100岁)(男)、邹小英(100岁)(女)。

坐落于香草河畔的柳茹村,始建于南宋时期,距今近900年历史,因沟塘多,柳树丛生,故名柳塘,后改柳茹。村民绝大部分为贡姓,始祖是贡祖文,与抗金名将岳飞为“刎颈之交”。全村现有眭氏节孝坊、贡氏宗祠、王公祠、贡氏书院和柳茹会堂等五处丹阳市文保单位。该村2013年被列入国家古村落保护名录,之后又被评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

百年的风雨岁月在这些百岁老人的眉宇间留下了道道痕迹,在他们看来,过年一家人热热闹闹、平平安安地在一起,就是福气。老人贡木木感慨:自己过了100多个春节,对春节的变化体会最深,如今的生活不知道比以前好多少倍,每天都像过年一样。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