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传单被放置在车辆雨刮器下。 记者 高静 摄
本报讯(记者 高静)近日,市民王女士致电本报民生热线86983119反映,称前几天她在逛商场的时候,遇到了一件糟心事,被一位发传单的工作人员严重影响了心情。
王女士告诉记者,前几天,她与友人前往吾悦广场,刚走进商场,便被一位发传单的工作人员拦下,“她是推销健身培训的,可是我并不需要,于是我微笑着直接摇头拒绝了。”没想到,这位工作人员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热情”了,一路跟随着她们,“她跟着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没办法,我只得接过她手中的传单,但她还是一直在向我介绍健身的好处,并说了一些我的身材需要进行管理之类的话,让人很不舒服。”无奈之下,王女士只能用比较强硬的态度让工作人员不要再跟着,该工作人员这才放弃推销,“她们工作也不容易,我挺理解的,但这样强行推销的方式会让人很反感。”
无独有偶,市民陈女士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路过一家新开张的美发店时,一名发传单的店员直接拦住了我,向我展示美发店的宣传单页,介绍开业优惠项目,由于店员很是热情,而我也确实有理发的需求,于是就进店消费了。”理发期间,店员又推销各种充值套餐,在“洗脑式”的营销下,陈女士办了一张2000元的会员卡。可出了店铺后,她就后悔了。
走访中,还有市民向记者反映,车子停在商场停车场或路边停车位上,有时就会看到车上被放了广告宣传单,很是烦人。
对于发传单,市民吴先生觉得,一些工作人员发传单的方式有些欠妥,“大家工作都不容易,大部分时候我还是会直接接过传单,但如果出现强行推销,我觉得就有些过分。”
曾在大学期间兼职过发传单工作的小林坦言,当时一天的薪酬在150元左右,对发传单的数量有要求,“每次都希望行人能收下我的传单,这样我才能早点完成任务。”所以,对于发传单的人,小林更加感同身受,每次都主动接过传单,“即便传单上的内容对我没有用,我也会尽量走远一些再扔到垃圾桶内,以免打击别人的积极性。”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达了对发传单工作人员的理解,但前提是要把握好度。市民蔡女士直言,大家真正反感的是“过度营销”,一些发传单的工作人员觉得市民接过传单便是潜在客户,不顾别人的实际意愿,强行推销。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拒绝传单,甚至避免和发传单的工作人员有眼神的交流。“发传单推销的时候,无论是态度还是使用的方式,多些文明,或许反而有助于目标的实现。”蔡女士表达了她的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