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绿色文章”尽展“生态画卷”

核心提示: 绿,是生态色,是幸福色,是实现可持续、高水平发展的不竭动力。

写好“绿色文章” 尽展“生态画卷”

——2020年,丹阳生态环境保护交出“高分答卷”

本报记者 曾丽萍 通讯员 施宏俊

绿,是生态色,是幸福色,是实现可持续、高水平发展的不竭动力。2020年,丹阳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将绿色崛起作为美丽丹阳的发力点,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多措并举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写下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2020年,我市8个重点考核断面全部达标,水质优Ⅲ类比例达100%;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81.9%(年度目标76.9%),PM2.5平均浓度为36.2微克/每立方米(年度目标39微克/每立方米)……

碧水保卫战,让水更清岸更绿

碧水长流,这是丹阳人对水环境的美好期盼。在持续优化断面管控工作上,针对2020年国考断面考核方式的转变,丹阳生态环境局派专人关注水质自动站数据并每天发布,并出台《河流水质波动调查工作制度(试行)》,确保水质波动处置快速反应。

在落实“断面长”“河长”制工作上,该局定期报送全市51条县级以上河道水质报告,协助市级河长、断面长高位推动河道治理。针对吕城和黄埝桥断面出现的水质波动,第一时间完成现场调查和水质监测,及时报告相关市级河长(断面长),协调部署沿河排查,督促水务集团对吕城南、北泵站进行扩容改造,配合水利局对永丰河水系(窦庄新河、十里长沟、仁里河、永济河和向阳河)开展整治,有效化解断面波动危机。同时,该局排查了开发区、高新区涉水企业底数,建立健全涉水排放企业清单,全面掌握企业排水去向、污水处理状况及存在问题并开展针对性整治工作,顺利完成开发区、高新区存在的12个问题整改。全市166个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9座污水处理厂顺利完成提标改造。

蓝天保卫战,让天更蓝气更清

为深化打赢蓝天保卫战,让丹阳蓝天成为常态,我市出台了《丹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流程》,优化各部门管控职责、流程措施和成效评估等,管控效果进一步增强;完成了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物应急减排管控清单修编任务,全市367家企业被纳入其中。同时积极推进全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4蒸吨以上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兴联热电超低排放改造、大亚4台导热油炉改天然气和人造板主旋风废气治理设施技改等重点治气工程均顺利完工。

按照VOCs重点管控产业集群要求,我市还开展了丹北、界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整治规划,完成了丹北45家、界牌36家企业的一企一策编制工作。同时做好大气污染物源清单编制填报工作,我市1170家企业全部完成编制任务。该局还持续开展“3D”雷达扫描和走航工作,查找区域重点大气污染源点位,为精准执法提供支撑。

净土保卫战,让土地变得更安全

众所周知,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对此,我市从建机制、降风险、强基础、严管控等方面入手,强化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压紧压实属地政府、监管部门、企业责任,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督导检查,进一步凝聚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强大合力,为加快实现丹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环境支撑。

在建机制、落实防控责任上,先后印发《丹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丹阳市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动方案》《丹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行动计划》,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和产废企业主体责任,以高效治理体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在降风险、加快重点地块治理上,614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基础信息调查及质控工作全部完成;14家关闭企业地块、4家在产企业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样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申阳纱罩项目的可研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完善方案;尧巷危废非法填埋点场调工作已通过专家评审;丹化污染地块一期工程修复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修复效果评估。

在强基础、努力提升固废处置能力上,光大日处理1000吨生活垃圾、80吨餐厨垃圾的焚烧发电项目以及博耐特一般工业污泥综合利用技改项目正式投入运行,弘成2.4万吨/年危废焚烧处置扩建项目进入点火调试阶段。

在严管控、全面提升固废监管水平上,全面推广使用固体废物监管平台,595家危废企业完成危废管理计划备案,46家危废重点企业落实厂区内全过程监控视频的建设,同时组织开展了土壤污染防治执法和一般固废产废和经营单位大排查,共整治重点产废企业188家。

亮出“环保利剑”,守护生态环境

如果说,丹阳生态环境局是一名环保战士,那么,该局环境监察大队就是战士手中的利剑。2020年,我市建立正向清单激励机制,依据企业环保绩效水平进行分级,实施差异化监管。

一方面,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持环境执法的高压震慑态势,组织开展了长江大保护执法会战、酸洗行业专项整治、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等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全年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9729人次,督查企业3411厂次,下达处罚决定书118份,共处罚金711万元。推进沿江75家工业污染源企业、全市52家酸洗行业企业和56家涉VOCs企业完成环境隐患整改241项。另一方面,我市坚持贯彻“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服务”理念,努力让守法者获利,引导企业主动开展污染防治。将3家信誉良好、环境管理先进的企业列入大气管控豁免清单,并将118家环保绩效水平明显高于地区平均水准的企业列入环境执法正面清单,真正做到无事不扰、主动服务、标杆豁免。

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是城市环境的第一要素。2020年,该局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水气土“三大战役”的基础战役——防风险来打,为全市营造良好安全环境。过去一年,该局牵头开展了危险废物和电镀行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发现企业一般安全隐患问题648个,未发现重大隐患,主要为“危废进出台账不健全、堆场不规范、危废仓库未安装监控”等共性问题,目前共完成整改548件,其余正在督促企业加快整改;全年共完成118家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同时编制了《丹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与此同时,该局还狠抓新冠肺炎疫情源头防控。2020年初,该局迅速会同市卫健委加强对医疗废水、医疗废弃物的全过程监管,以每周不低于一次的频率,重点对4家定点发热门诊和多处临时隔离点的医疗废物贮存处置和医疗废水达标排放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向全市公立医院拨付省厅下达的防疫专项资金,用于紧急补助医院处置医疗废弃物和采购防疫物资。疫情期间,我市每天产生易感染医疗废弃物75公斤左右,均委托新宇固废公司处置,做到了日产日清。在水源地水质的监测中,我市还增加了对余氯和生物毒性两项疫情防控特征指标的分析研判,确保了市民饮水安全。

一次次实践、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创新,丹阳生态文明建设一路奋进,生态保护步履铿锵,发展底色绿意渐浓。我市生态环境系统用实际行动绘就了丹阳碧水蓝天新画卷。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