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拜师现场潘立华给师父符国俊敬茶。
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通讯员 李潇
导墅镇面塑老艺人符国俊今年已经74岁,有着一手面塑绝技的他,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兴。2020年12月27日上午,他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徒弟——丹凤实验小学美术老师潘立华。
上世纪七十年代,符国俊成为面塑民间艺人孙扣宝唯一的徒弟。那时,孙老经常到符国俊村上来现做现卖面塑,当时30多岁的符国俊是个泥瓦匠,闲来无事,喜欢跟在后边看热闹,并时常帮孙老背工具箱,久而久之就对此产生了兴趣,多次提出想跟孙老学面塑技艺。他的诚意打动了孙老,他也成了孙老唯一的传人。踏实肯学,再加上心灵手巧和善于钻研,几个月后,符国俊就初步掌握了面塑技艺。之后,他改进了面塑原料,添加了米粉、防腐剂等配料,解决了以往面塑易开裂和发霉发臭的难题,面塑即使保存一二十年也不变形。
师父授艺,再加上自身努力,符国俊凭着精湛的面塑技艺养家糊口,并且名声大噪。1994年,他的面塑作品入选“中国民间一绝”大展,并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同年,他的面塑入选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本人也成为这一项目的传承人。2018年,他入选镇江市优秀乡土人才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虽然获得过多项国家级、省级、镇江市级荣誉,但几十年来没有收到一个合适的徒弟,符国俊很是担忧面塑这项技艺后继无人。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面塑从受人追捧渐渐变得很少有人欣赏,这项曾为丹阳民间众人追捧的特色技艺,如今鲜有人问津。为生活所累,符国俊也曾一度停止了做面塑,直到六年前,他又重拾技艺,并且受我市四所学校邀约为学生授课,在寓教于乐中传承非遗技艺。
四年前,符国俊在丹凤实验小学授课时,该校美术老师潘立华对面塑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坚持一直跟着符国俊学习。潘立华希望学习到面塑技艺的精髓,更希望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于是决定正式拜师。她的诚意打动了符国俊,便有了收徒仪式。
当天的拜师和收徒仪式简单而又格外引人瞩目。在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丹凤实验小学负责人的见证下,符国俊夫妇端坐太师椅上,接受潘立华递交拜师帖、鞠躬、敬茶,潘立华在师父面前朗读拜师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存也来到拜师现场,并详细介绍了符国俊。
据了解,潘立华所在的丹凤实验小学是江苏省民间文艺传承基地,也是民间文艺特色学校,近年来该校在民间文艺和非遗传承上不遗余力,成果丰富,开设了面塑、烙铁画、乱针绣、剪纸等校内兴趣班,校长宗立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普及,创造平台,以老带新,让学生的课程变得丰富多彩,让非遗后继有人。
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殷显春表示,这场收徒仪式对于符国俊、潘立华以及对丹阳民间艺术传承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民间艺术家和非遗传承人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培养绝活接班人,让更多的民间艺术和非遗发扬光大,走向更广的世界,踏上更高的舞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