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死亡课程”教育,直面or绕过?

核心提示: 前段时间,常州一所幼儿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葬礼”的主角是陪伴孩子们的皮球虫。

本报记者 高静

前段时间,常州一所幼儿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葬礼”的主角是陪伴孩子们的皮球虫。幼儿园园长对此解释,生命教育不应缺少“死亡课程”,不谈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通过“死亡课程”让孩子们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生命,感受离别、失去,体验生命的单向性、不可逆的特点。

“死亡”,似乎一直是大家比较避讳的话题,“死亡课程”的出现,引起了不少家长热议。采访中,大部分家长都表示对幼儿园“死亡课程”的理解与支持。一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告诉记者,看到这个新闻,她觉得这所幼儿园的老师很用心,以这种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样才能珍惜生命,“以往我们都避免和孩子谈论‘死亡’,一方面是这个话题过于沉重,另一方面则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释方式让孩子理解,这个幼儿园的做法值得借鉴。”

都说中国人最缺乏三种教育:性的教育、爱的教育、死亡的教育,这三类话题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最是“沉默”。对性讨论嗤之以鼻,不善于表达爱意,对死亡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在以往大部分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对于这三种教育几乎都是跳过和缺失的。市民董女士表示,小时候父母对于死亡基本闭口不谈。“宠物狗死亡,家里人只会解释说狗出去了,所以我一直对死亡没有概念,觉得总会再见,直到自己最亲近的奶奶去世了,才真正知道死亡的意义。如果早点知道,我一定会更加珍惜与奶奶相处的每一天。”她觉得关于“死亡”的生命教育应该从小做起,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小朋友,“希望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可以遇到更多重视生命教育的老师,并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

但也有市民质疑,过早地进行“死亡”教育,小朋友真的能理解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员耿振美表示,“死亡课程”,或者说生命教育,这类课程应该是贯穿终身的,是人类一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生命就是一趟旅行,有生就会有死,理解死亡才能更好地生活,更懂得珍惜当下。”她解释,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有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才能缓解死亡焦虑。

耿振美表示,每个年龄段对于生存和死亡的理解与感受都会不一样,包含“死亡课程”在内的生命教育在任何年龄段都具有价值和意义,关键在于课程如何设计。“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这类课程在设计上需要减少因为提及死亡而带来的过度冲击。”她介绍,在设计针对幼儿的“死亡课程”时,可以更多地联系孩子生活中出现的消亡事件,比如小虫子的死亡,树叶的凋零,“以树叶来说,树叶是有生命的。它经过春天的发芽,夏天的茂盛,秋天的灿烂和冬天的凋零,最终消亡。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结合身边的事情,和孩子们讨论生命发展是有历程的,是客观的规律,孩子们会有体验,也比较容易接受。”此外,她也提出用绘本等形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科学地了解生命的过程。

耿振美强调,“死亡课程”、生命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向死而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生命的价值丰富多样,但由于生命课程的缺失,加上唯成绩论的风气,导致很多孩子都将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习上,以至于在学习上遇到一点挫折便钻牛角尖,陷入‘泥潭’,甚至选择放弃生命。开设‘死亡课程’是校园教育的一次有效尝试,以‘死’激活‘生’,从而让孩子们更加了解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