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伴乐度晚年

核心提示: 退休以后,闲暇时间多,我喜爱读书。尤其夜色沉静之时,手握一卷,徜徉其中,尘世的喧嚣烦忧便退隐到了遥不可及的天际。

梁正

退休以后,闲暇时间多,我喜爱读书。尤其夜色沉静之时,手握一卷,徜徉其中,尘世的喧嚣烦忧便退隐到了遥不可及的天际。倦了,便抱书而眠,梦里也氤氲着书的墨香。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我一般入眠较早,一天忙到晚,头一挨枕,就鼾声四起。老伴常笑我,刚退休不到两年,就未老先衰。但积重难返,我行我素,就喜欢留恋被窝里读书的那种感觉。午夜挑灯,一杯清茶,氤氲中书香盈室,颇有几分清代诗人袁枚“寒夜读书忘却眠”的乐趣。柔和的灯光下,专心读书,情到深处,顿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深夜书”的惬意之乐。

最美妙的是,遇到风清月朗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穿窗入户,洒下一屋子清辉,更增添了几分幽情雅趣,心境也由此变得澄澈明净。此时,或聆听圣贤教诲,或恭听智者谈天,或畅游千山万水,或俯瞰古今世事,一颗心在文字的海洋中徜徉,常生出一种别样的人生况味和一份云水悠悠的心境来。

往日,我也曾为悲欢离合而苦恼,在书中,我慢慢读懂了人的悲欢离合,挫折跌宕与“月有阴晴圆缺”的宇宙规律一样,自古已然,我又何必枉自嗟叹?人应从自然规律中寻求生活的意义,应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在框架的限制中寻求自由”,接受框架的限制,适应社会环境,人在框架中,心在宇宙间,潇洒自如,无怨无悔。其实,人本来就应该拥有更多这样清静的夜,看看书,读读诗,让柔和的灯光驱走疲惫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我喜欢写作,40余年来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作品,这极大地激发了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想要写出能够发表的作品,免不了要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读中外名著,吸收、借鉴文学大师们的文学思想、创作方法,厚积才能薄发。老年不减当年,我读历朝历代文学家、思想家的代表作,如《国语》《战国策》《论语》等。我还喜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如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法国斯丹达尔的《红与黑》……中外名著就像色香味俱佳的一道道美味佳肴,读起来心旷神怡,耳目一新,感慨万端。

三更有梦书做伴,一窗明月照人来。今夜,我又揽书入怀,醉在书的芬芳里。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