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邻居 老战士 老英雄

核心提示: 在市民广场的南侧原有一个郭家大院,是我出生居住多年的家址,当年叫北河路13号,后叫城河路95号。

老邻居 老战士 老英雄

——记抗战老兵王在信的家国情怀

郭友敏

在市民广场的南侧原有一个郭家大院,是我出生居住多年的家址,当年叫北河路13号,后叫城河路95号。沿原护城河上有一座闻名的贤桥,四周有“世界牛肉馆”的锅贴、“经济饭店”(金鸡饭店)的肴肉面等,是丹阳县商铺云集的繁华地段。据父亲回忆,1949年解放初有一个排的解放军驻扎在郭家大院里,其中一位叫王在信的连指导员就住在我家前排一间房子里。后来,王指导员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回国后调来丹阳县工作,又选择到我们家前排房屋住,成为多年的老邻居、好邻居。

老战士王在信的夫人赵锦魁是强华丝织厂女工,是一位善良的贤妻良母。王在信有四个孩子,老大儿子叫王学先,老二女儿叫王学进,老三女儿叫王学群,老四儿子叫王学众,连起来就是“学先进群众”。

1929年,王在信出生在盐城楼王庄三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前,盐城多水灾,每一个新生命的降临都意味着家庭的日子更艰难。王家人多物薄,家徒四壁,糠菜半年粮的日子也过得不安宁。在童年的苦难中,王在信一天天长大。1942年,16岁的王在信和父亲在一次上山砍柴时,遇到了几名日本兵,砍的柴被抢了,还被打成了重伤,当时王在信暗下决定去参军。1944年2月,16岁的王在信从地主家偷偷跑出来,参加了当地的新四军,成为全连队年龄最小的一名战士,首长、战友都亲切地称他为“小鬼”。同年8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部队的生活条件很是艰苦,穿的是土织老粗布,每人每年发两套单衣,一套棉衣。1946年冬天,由于敌人封锁解放区,部队冬季没有能穿上棉衣。部队发的布鞋也总是不够穿,战士们便自己打草鞋穿,有时干脆赤脚行军。但干部、战士相互关照,亲如家人,苦中有乐。家境贫困养成了王在信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连队,他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练就成了百步穿杨的硬功夫,是连队有名的神枪手,多次受到部队嘉奖。1950年5月,他参加苏北军区直属机关部队“红五月检阅竞赛大会”步枪实弹射击荣获第一名。当时,打到24环就可获得第一名,他打到了28环。

1945年1月的一天,为策应友邻部队,王在信所在连队奉命前往陇海铁路新安镇负责狙击新安镇日本鬼子和伪军。此时他在盐阜4团3连当通讯员。下午5点多钟,他们从沭阳的一个村庄出发,急行军近100里路程,到达目的地已是凌晨3点多钟。他们先切断敌人的电话线,后破坏敌人的铁路路轨,修筑战斗工事。当时的天气滴水成冰,地上冻得就像铁板一样,铁锹、十字镐抡下去动都不动。次日上午8点,战斗工事还没完成,近六百名日本鬼子和汪伪军已从新安镇猛扑过来。顿时,枪炮齐鸣,飞弹如雨。王在信敏捷地穿梭在战火中,将连长的指挥命令传达到各排各班,同时他担当着连队狙击手的角色,凝神屏气,一枪消灭一个敌人。3连只有一个机枪班,两挺轻机枪,手榴弹和子弹都非常少,而日本人武器精良,火力凶猛。上午10点多钟,敌人在炮火的掩护下,连续多次发起进攻,但一次次被3连战士打了下去。下午4点多钟,恼羞成怒的日军动用了两架轰炸机,在阵地上空狂轰滥炸,紧接着地面部队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妄图一口吃掉阵地上的新四军。关键时刻,新四军战士们的子弹不足,有的人只剩下一两发子弹,手榴弹也扔完了,全连战士都打红了眼,准备与敌人拼刺刀,进行肉搏战……暮色降临,阵地上依然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枪炮声和喊杀声不断。3连的战士们轻伤不下火线,有几个负重伤的战士,手里拿着手榴弹,时刻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在生死存亡关头,完成攻打碉堡任务的1连、2连及友邻部队赶来增援,在敌军的后侧面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打得敌人狼狈逃窜,丢下大批辎重。这场战斗,打死、打伤及俘虏敌人400多人。3连战士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全连10个班140多人最终只剩下了60人,连长和指导员都在战斗中壮烈殉国。每当想起牺牲的战友,王在信忍不住泪雨纷飞,悲泣伤痛。

1949年,部队渡江时,王在信在苏北军区警卫营任通讯班长。渡江后,他调到华东新兵五团十四连任指导员,曾驻扎丹阳负责接收、训练新兵增援朝鲜战场。1953年,他随部队开往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不久,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10月部队班师回国。王在信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战士。1954年从部队转业后,王在信先分配到南通启东县供销合作社任党支部书记,次年7月被调到丹阳工作。从此,他就在丹阳扎下了根。1976年,王在信服从组织安排,到新成立的丹阳工商局工作,直到1985年12月光荣离休。但王在信“离而不休”,至2010年11月连续担任了十届工商局离退休干部支部副书记,常年为老干部工作奔波操劳。他被老干部誉为党支部工作的热心人,关爱老同志的贴心人,关注工商事业的有心人。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