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飞达村老年关爱之家负责人指导老人如何使用床位呼叫设备。记者 裕隆 摄
本报讯(记者 裕隆 通讯员 惠阳 朱霞 朱飞)10月29日,丹北镇民政科工作人员对该镇3家养老机构进行了实地检查,进一步了解小微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整治的进展情况以及入住老人的生活环境。
丹北镇济德村老年关爱之家,已开设了近10年,收住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生活半自理的老年人,现有20位,其中年龄最大的93岁。今年3月份开始,按照市政府关于实施养老机构消防审验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该养老机构开通了市政管网,安装了消防喷淋、烟感报警器等消防设施,并借改造契机,将墙壁进行重新粉刷。原先的木质床更换成统一格式的护理床,破旧的床褥被套也更换一新。入住的老人表示,“改造之后,居住环境好了,活动区域更宽敞了,生活更加舒心了。”
在飞达村老年关爱之家,负责人向工作人员演示了灭火设备、固定消防设施如何操作,并按照整改要求,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了调整,电线线路都已进行穿管处理。机构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对养老机构逐一进行整改完善,不单单是消防设施的改善,下一步,我们还将安装床位呼叫设备,将养老院分区管理(自理、半失能、失能),争取在小微养老机构中做出自己的特色,更好地服务在院老人。”
丹北镇民政科科长朱霞介绍,该镇原先共有各类养老机构9家,目前已关停了4家,剩余5家机构中有3家已按照要求整改到位,两家规模稍大的机构也在进行扫尾工作,预计11月底前,可全面完工。
记者从民政局养老服务科了解到,整治前,我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74家,其中公办15家,民办59家。民办的养老机构大多是利用自家房屋进行简单装修后改造成了供老人安享晚年的场所,每间屋只放置三四张床等一些简单的设施。多数养老机构没有消防设施,负责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为此,今年年初开始,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审验专项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全面的实施方案,对未取得消防审验合格手续的存量养老服务机构,逐一排查甄别。按照“一院一策”方式,对具备整改条件的机构,市民政局积极沟通住建局图审及消防验收部门,指定各机构完成整改工作。
截至目前,第一批整改的30家机构中,有16家已整改落实到位,剩余14家机构已完成关停手续;第二批整改的35家机构中,有14家正在进行改造升级,剩余21家将在11月底前完成关停手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