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停“角落”亟待一抹监管阳光

核心提示: 不少市民发现,为了“免费停车”,一些车主对空置的收费临停泊位视而不见,将车辆停放在开放式小区、背街小巷甚至路牙上的人行道。

自2018年10月我市对部分道路临停泊位收费以来,为了“免费停车”,不少车主不顾堵塞交通、影响市容,选择将车辆停放在开放式小区、背街小巷甚至路牙上的人行道

本报记者 马骏

近年来,道路边的公共临停泊位更多了,越来越多的背街小巷以及居民小区内也划设了消防通道“黄色网格线”。按理说,城市乱停车的现象应该越来越少了。然而,不少市民却发现,为了“免费停车”,一些车主对空置的收费临停泊位视而不见,将车辆停放在开放式小区、背街小巷甚至路牙上的人行道。

记者从市城管局停车办了解到,2018年10月,我市出台了《丹阳市机动车停车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对部分道路临停泊位开始收费。“两年前是针对700多个路边公共停车位进行收费,现在收费的是1400多个。”市城管局停车办主任陆志刚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该项目当初投资近2600万元,包括建设相关平台、购买设备、划设车位以及人员工资等,预计15年收回成本。目前,该项目仍处于亏损状态。“时间是一方面,使用率又是一方面。”陆志刚表示,从近两年来的情况看,收费临停泊位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

从数量上看,两年前,全市的汽车保有量便近20万辆,如今,这一数字仍在快速上升中。然而,路边的公共临停泊位却时常空置,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家住台阳小区的周女士认为,不是街上的车辆变少了,而是停车的地方变了。周女士表示,她所住的小区只有一个形式上的门卫室,外来车辆可以自由进入小区。“尤其是从小区大门到居民楼这一段主路,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停满了车,其中大多数都是外来车辆。”周女士认为,是路边临停泊位收费导致了这一现象,“对道路临停泊位收费是好事,可以有效地整治马路边的停车乱象,但收费后,很多车辆却停到了背街小巷以及路边的老旧小区,这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

前段时间,不少小区的居民发现,不管是小区里的主干道还是小区门前的出入口位置都被划设了写有“禁止占用消防通道”的“黄色网格线”。然而,“网格线”上的停车乱象却是屡禁不止。

市融媒体中心最新一期的《丹阳人向前一步》栏目围绕“消防通道”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在录制现场,相关部门认为,原则上,如果“占道”情况发生在居民小区内,则由小区物业和小区所在社区居委会处理;如果是在小区外的道路上,则由交警部门处理,根据交通法律法规,处以罚款100元、扣3分的处罚。

然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事情却并没有这么简单。一方面,所谓的物业、社区居委会处理实际上并不容易,在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本就敏感,对于这类情况,物业只能提醒劝导而已;在无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管理则显得更为空洞。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开放式老旧小区而言,小区内大量的“无名路”成为了监管盲区。交警部门难以执法,没有物业公司管理,社区居委会有心无力。而一些背街小巷,同样成为了“灰色地带”。

除了监管上的“盲区”,临停的特殊性也让事情更为复杂。“那些车辆停留时间不定,可能是十多分钟,也可能是一两个小时。”家住华南新村的一位居民说,“如果前脚刚向交警部门反映,后脚人家就把车开走了,那怎么办呢?”对于城市里的乱停“角落”现象,有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监管”依旧是相对缺乏的,尤其是针对交警部门执法范围之外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仍然任重道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