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种田大户机械化收割水稻现场。记者 萧也平 摄
本报讯(记者 须俊 通讯员 玉兰)稻菽千重浪,又是丰收季。连日来,我市部分早熟糯稻已经开镰收割,由于今年市场糯稻价格坚挺,种植户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珥陵镇积庆村一方田野上看到,金色的稻浪里,几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我种植的糯稻品种相对较早,10月13日开始收割,基地的140多亩糯稻已近收割尾声,今天就能收割结束。”积庆村小夕家庭农场主陈建国站在田头告诉记者。
今年54岁的陈建国是珥陵镇积庆村唐山庙自然村村民,从事粮食规模化经营已有26年。他从原先四五十亩地的“小打小闹”开始,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一路摸爬滚打,才有了如今这380亩的承包面积。自2014年小夕家庭农场成立以来,夫妻俩依靠科技精耕细作,把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在多年实现收入盈余的同时,去年还建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成为当地家庭农场的经营典范。今年夏种,陈建国围绕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管齐下,种植了140多亩明糯1332,再搭配230亩左右的优质水稻南粳3908。虽然今年遭遇超长梅雨期,但在水稻中后期做好有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水稻长势良好,迎来了丰收季。
“今年糯稻产量如何?”记者问道。陈建国笑吟吟地说,从已经收割的早熟糯稻产量看,烘干后的平均亩产量有1300多斤。由于今夏全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作为糯稻种植大省的安徽,今年糯稻基地也普遍受淹,所以今年市场糯稻尤为抢手。
“目前,烘干的糯稻,市场收购价在每斤1.7元左右,即使是刚收割下来的潮湿糯稻,每斤也能卖到1.15元左右。”老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扣除农田综合成本,今年糯稻种植亩均能获利七八百元。
同样的抢收场景也在珥陵镇护国村太平庄田头“上演”。在村后一方连片糯稻基地内,4台联合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种粮大户孙益宝告诉记者,他收割的也是早熟糯稻,有130多亩。在分析今年糯稻市场行情看好的原因时,孙益宝认为,除了今年外省市糯稻种植基地受灾外,如今市场对糯米需求的增加也是一个原因。“目前,各大醋厂通过订单形式纷纷扩建糯稻原料基地,再加上广东等地消费者对糯米粉的需求较旺,因而不少加工企业大量收购糯稻加工米粉,这些都带动糯稻市场价格坚挺。”
据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士介绍,今年我市糯稻种植面积共有近10万亩,随着早熟糯稻品种的抢先登场,我市其他品种的糯稻和早熟粳稻也将在10月20日左右开始收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