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我的世界只有黑色?”

核心提示: 在团结桥西南角上,有一家盲人按摩店。一年多来,殷玉和既是这家店的老板,也是店里唯一的员工。

今年的10月15日是第38个国际盲人日,据市残联统计,截至今年9月,我市共有3680位持盲人残疾证的失明者。对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他们虽然生活不易,但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却从未停歇——

“谁说我的世界只有黑色?”

本报记者 马骏

在团结桥西南角上,有一家盲人按摩店。一年多来,殷玉和既是这家店的老板,也是店里唯一的员工。按摩店的布局有些怪,与店外人行道仅隔着一道移门的,是一张床头柜大小的旧木桌,那是殷玉和的“餐桌”。殷玉和吃着饭,时不时抬头向外“望”,似乎渴望那双眼能突然感受到光线的存在,但他明白,那是奢望。

多年前,一场变故让殷玉和失去了视觉。为了生活,他学了一手按摩的本领,并以此为生。殷玉和说,像他这样失去视觉的人,听觉和触觉往往要比常人更敏感些。因此,相当一部分盲人都选择了从事按摩行业。但生活的艰难超出了他的想象,“如果我是一个拥有视力的正常人,我想,我的生活会好很多。”失去视觉,没有亲人,孤身一人的殷玉和不得不花钱请人每天给自己做饭吃,算上房租以及平日里的正常开销,收不抵支,殷玉和的日子只能用“凑合”来形容。

不过,经济上的困顿并没有让殷玉和的人生就此沉沦。他关心身边的人,也关心身边的事。“这几年,我虽然看不见,但也明显感受到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年多前,殷玉和将自己的按摩店搬到了现在的地方,很快便有了新的客户群。“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我都是从顾客口中得知的。”殷玉和爱与顾客聊天,顾客也乐于向殷玉和倾诉,“我对他们说的事感兴趣,相对的,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我也会以自己的经历去安慰他们。”

失去视觉后,殷玉和才意识到光明是多么的珍贵。和众多盲人一样,他只能待在自己狭小的生活空间里。出门,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着改变。殷玉和说,由于手机支付的普及,他的店里也贴上了微信和支付宝的收款码。现在,殷玉和可以熟练地使用微信与别人聊天,“有一个专门为我们盲人设计的软件,安装在手机上之后,别人发来的文字便可以转成语音播放出来给我们听。我们可以通过语音发消息,软件会识别我们的声音,然后用标准普通话重新播放出来,让我们自己听,如果内容有出入,我们可以重新说,确认正确后,语音再被转化成文字发送出去。这样一来,聊天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殷玉和说,现在很多盲人都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微信群,大家经常会在群里聊天。

虽说物质生活不如意,但殷玉和的精神生活却很充实。闲来无事,殷玉和经常听音乐、听电影。殷玉和爱唱歌,他认识的很多盲人都爱唱歌。音乐仿佛为他们开启了另一扇大门,让他们在声音的世界尽情欣赏着缤纷的色彩。“不乐观,悲伤给谁看呢?”殷玉和觉得,只要心是光明的,是向往真善美的,那么生活便值得他认真地过下去。

据市残联统计,截至今年9月,我市共有3680位持证失明者。其中,2490人为一、二级残疾,享有补贴。市残联办公室主任景银山告诉记者,粗略计算,这些人每人每月能拿到各类补贴金约800余元。除了经济上的帮助,市残联、盲协还经常组织盲人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全运会、残奥会上都曾有过丹阳盲人参赛选手的身影,并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关键的就业问题上,景银山表示,市残联每年都会定期开展盲人按摩的免费培训课,帮助他们考证、就业。目前,我市共有14家具备相关资质的盲人按摩店。此外,自2015年至今,有887名家庭困难的失明者在市残联的帮助下接受了白内障复明手术。景银山认为,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网络越发普及,科技更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社会组织,都要与时俱进,从多个方面,设身处地地去帮助失明者追求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