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国庆坚守 是对城市最长情的告白

核心提示: 10月6日,还在十一小长假期间,早上6点,市绿洲废弃物处理中心垃圾处理科操作工韩文清一如往常已经“全副武装”,开启一天的工作模式。

十一”国庆中秋双节来临之际,大家出门旅游、逛街购物、走亲访友......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无私地放弃了自己的假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这个城市最长情的“告白”。

o_1ek0bqdhq1o491a411nq6v8oms0e

本报讯(记者 高静)工作服、安全帽、口罩、工作鞋、安全带......10月6日,还在十一小长假期间,早上6点,市绿洲废弃物处理中心垃圾处理科操作工韩文清一如往常已经“全副武装”,开启一天的工作模式。

市绿洲废弃物处理中心是我市城区与西部片区城市垃圾的“转运站”,在此处,垃圾进行压缩之后转运至镇江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集中处理。韩文清便是负责操作压缩垃圾工作的员工之一。

随着几辆垃圾清运车陆续进场,韩文清便指挥着司机向指定的转运桶内倾倒垃圾,待“卸货”完成,韩文清便按下操作平台的按钮,由压锤负责将垃圾压实,以便节约空间,承载更多垃圾。随后,韩文清拿起竖在墙边的扫帚、铁锹,将散落在周边的垃圾清理到转运桶内。接着,又来一辆垃圾清运车,重复上面的操作,当转运桶内的垃圾装满后,韩文清便将安全带扣到墙上固定的安全扣上,走到转运桶上方,把桶门一一扣上。如此,装满垃圾的转运桶就等待着垃圾转运车运往焚烧发电厂。

一番操作下来,虽然已经入秋,但是韩文清早已汗流浃背。还没来得及休息,下一辆垃圾清运车已经入场,韩文清立马站起来投入到新一轮“奋战”。每天,韩文清和同事们要处理500吨左右的垃圾。

在午间空闲的时间,韩文清告诉记者,自2003年从部队退役之后,他便从事环境卫生清运工作,一直在一线,至今与垃圾打交道18年了,从2011年绿洲废弃物处理中心建成后,他就在此“扎根”,“刚来这边工作的时候确实遭不住,味道真是太大了,尤其是夏天高温的时候,现在慢慢地就习惯了。”韩文清激动地和记者分享,说现在的工作条件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在市领导的关心下,单位的淋浴间进行了改造,“我们下班后可以在单位洗澡,换好干净的衣物,脏衣物直接扔进洗衣机清洗,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身上有异味而遭遇尴尬,感恩领导对我们一线员工的关注与关怀。”

今年是韩文清第十个在单位过的国庆节,“每天都有垃圾需要处理,城市需要我们,我们义不容辞。”韩文清笑言,这也算是用工作给祖国庆生了。据其他工友透露,为了让其他人可以回家过节,韩文清主动和工友调班,“大家都不容易。”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在绿洲废弃物处理中心工作了十年,我问韩文清收获了什么,他说,最大的收获是一份心安和踏实,“我们把这些垃圾处理了,城市就干净了,城市的空气就不会是臭的了,我们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由于在岗位的认真负责,韩文清连续两年获得单位先进工作者;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奉献与坚守,他荣获全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优秀共产党员。除此以外,韩文清还获得“丹阳好人”、“最美退役军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对于获得的荣誉,韩文清表示,除了激动之外,还有了一点小小的不安,“因为荣誉也是压力,怕今后的工作完成不好愧对这份荣誉,现在要更加努力工作。”

韩文清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工作岗位,对此,韩文清毫无怨言,“已经习惯了,我们辛苦点没什么,只要把丹阳的好形象展示出去就行了,我们脏一点也值了!” 但是对于家人,韩文清觉得有所亏欠与遗憾,“爱人和我在一个单位,我们每逢节假日都在工作,没有很多时间陪伴孩子和父母,父母又在外地,只能每年过年的时候把父母接到身边短暂的团聚。”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