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德村的小康路越走越宽

核心提示: 行走在济德村,三张笑脸印象深刻。

本报记者 旦平

行走在济德村,三张笑脸印象深刻。

碧水微波旁,李荷英笑得灿烂。庙港河边的步行道风光带,这位河边老住户感叹家门口的环境之变:“像是住在公园里。”

瓜蔬大棚下,张春华笑得祥和。瓜州瓜蔬家庭农场里,这位新村民如此评述:“这里就是我的家。”

创业园里,王开笑得自豪。这位“老济德”夸赞创业园新貌:“又有了新模样!”

三张笑脸,透着济德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描绘出济德人走向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居有美景:像是住在公园里

鸢尾随风摇曳,沿河亭台错落有致,林木蓊郁,清波荡漾……行走在庙港河边的步行道风光带,经常来此散步的李荷英感叹“变化实在大”。

“以前这里杂草丛生,一片狼藉。自这几年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创建工作以来,丹北镇决定利用河道整治之机,把河道风光带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项目进行打造,突出亲水、生态、休闲的主题,投资两百多万元建设了这条步行道风光带。”济德村党委书记王庭开说。

“其实这个民生工程在建设之初,还遭遇了反对声。一些人对投资建设步行道风光带不够理解,认为是大兴土木,或是毁林之举。但当看到这条步行道风光带完全是利用现有河道资源修建,既没有损毁河岸原有水杉树木,也没有占用土地广栽绿化苗木,大家无不齐声叫好。”王庭开告诉记者,现在每到早晨或傍晚,周边村庄的男女老少都来这条步行道风光带散步休闲,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济德村有16个自然村,全村总人口有3700多人。“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不亦快哉!”文人笔下令人向往的闲雅庭院生活,如今在济德村成为现实。近年来,随着村民的“钱袋子”鼓了、村集体经济增收了,村两委便着手提升村庄环境,道路拓宽、亮化绿化、河道整治、健身广场建设等民生实事件件有落实。先后整治黑臭河3条,新铺设庄台路道10多公里,新栽植果树、桂花、丁香等树木1000余株,新建农民健身广场4处,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现在,村里面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在这么漂亮的环境里,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悄悄发生了改变,变得更讲卫生、更讲文明了。”村民李荷英说。

高效农业:这里是我的家

 每天,新村民张春华都要到自己的瓜蔬地里去瞧一瞧看一看,然后组织人手采摘。他家的“蔬菜基地”可不一般,别看只有二十多亩,仲夏时分,这里的瓜蔬品种不下于二十多种,口感相当好,每次都销售一空。

今年四十多岁的张春华来自安徽芜湖,在村委会的邀请下,2016年来到济德村投资建立果蔬基地,目前已成为镇江地区甜瓜种植类品种最全的大型特色果蔬基地。“这里就是我的家。”张春华对眼下的生活很满意。

43岁的牟士江老家在江苏沭阳,2012年来到济德村,承包了550亩土地,从事粮食的规模化经营。在丹北镇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济德村“两委”的关心和支持下,于2017年5月份投资200多万顺利建起了占地7亩的大型粮食烘干房,购买了6台粮食烘干设备。不仅解决了自身粮食晾晒问题,还为周边大户进行粮食烘干和收购服务,真正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记者在他的机库内看到,各种大中型农机配套齐全,应有尽有。其中,大型拖拉机2台,高速插秧机和高效植保机各1台。王庭开告诉记者:“作为粮食种植的纯农户,牟士江已从过去的单纯粮食种植延伸到烘干、精米加工,并将稻糠下脚料压块制成生物燃料进行循环利用,实现了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此举也使其成为济德高效农业的一个特色典型。”

多年来,济德村积极引导,不断调整农业结构。一方面,探索稻田养殖模式,并且逐步推广;另一方面,积极引进优新品种,培育新优势。如今,设施农业、无公害蔬菜、有机大米种植等多个产业特色板块,正引领农户踏上增收致富之路。

业有活力:“创业园又有了新模样”

9月25日下午,村民王开像往常一样走进创业园内。只见各家企业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原先破损的道路,如今正在一一修复,王开感慨道:“创业园又有了新模样!”

2000年,丹阳—界牌公路建成通车,公路贯穿济德村,村里的区位优势一下凸显,一批企业陆续沿丹界路济德村段两侧落户。

我镇依托济德村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园,目前入驻园区企业不但有呈飞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更有200多家小企业,创业园拓展到现在占地已近1000亩。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村民们的生活随之改变。原先的济德村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创业园办起来后,失地农民进入企业上班,由村民变为工人。此外,创业园让更多的村民找到了赚钱的路子:工人要吃饭,材料要运输,村民们看到商机,有的办起了餐馆,有的买回货车给园区运材料,还有些村民依靠园区干起了修理厂等服务业。多种创业方式带活了济德村,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企业乱排乱放,乱丢乱扔杂物,弄得创业园渐成破旧杂乱的工业区。“废弃物随意丢放,门口杂草丛生,道路破损。”说起那时的创业园,王开直摇头。

“那个时候企业主们确实没有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王庭开告诉记者。这几年,村党委不断强化企业环保和安全生产意识。一方面提高村干部的专业化程度,另一方面组织企业去优秀企业参观学习。7年来,未出现一起安全生产死亡事故。力峰部件是一家专门做汽车排气管的企业,多年来,企业车间脏乱差,是典型的“三合一”场所。这几年,通过村党委干部的不断上门协调,目前已整改到位,还得到了市应急管理局专家们的肯定和表扬。

如今,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正在济德村徐徐展开,“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江苏省水美乡村”等荣誉纷至沓来。“原来穷乱的乡村,变为富裕发达的城郊村,与住在城区基本没啥区别!村里一、二、三产业都配套齐全,有充足的工作岗位任村民选择就业,也有很多平台能实现返乡创业,村民幸福感很高!”一企业负责人感慨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谋划富民增收新路子,塑造乡风文明新形象,抓好民生实事工程新落实,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王庭开表示。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