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三整合”改革“推进器”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核心提示: “真没有想到,只花了两个小时就拿到了《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这样的便企改革大大激发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我举双手赞成!”9月1日,在我镇为民服务中心的大厅里,中环电力总经理陈志新一边拿着刚刚打印好的《备案证》,一边喜出望外地表示着。

记者 唐菀滢 摄

本报记者 束旦平

“真没有想到,只花了两个小时就拿到了《江苏省投资项目备案证》,这样的便企改革大大激发了我们企业发展的信心,我举双手赞成!”9月1日,在我镇为民服务中心的大厅里,中环电力总经理陈志新一边拿着刚刚打印好的《备案证》,一边喜出望外地表示着。

原来,陈志新的朋友李龙明投资500万元,想办一个年产10万件汽车塑料配件的企业。因为陈志新办过相关手续,所以朋友就委托他前来办理。“以前办理《备案证》都是到镇里的经服中心代办,正常都要2~3个工作日才能拿到。听说镇里的为民服务中心昨天挂牌了,我今天一早就过来办理,这里的服务态度很好,不仅端茶送水,而且还主动帮我把材料录入电脑。”陈志新一脸的满意。

陈志新的开心得益于我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并在全市推开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据了解,按照中央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作为丹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牵头镇区,我镇根据高效便民的原则,以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人民需求为切入点,改建了丹北镇行政审批局,并将所有下放的14项行政审批和74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了镇为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式服务”。在这座占地面积约102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中心里,12个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发证”的服务模式,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从原来的1个窗口只可受理、办理本部门的几项业务转变为1个窗口可以受理、办理8个部门的88项业务,工作人员成了“全能选手”,每个窗口都是“万能窗口”。有效解决了以往窗口种类繁多、职能单一、忙闲不均、业务量严重失衡的问题,大大降低了行政成本,使前台窗口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据镇为民服务中心主任张榕介绍,目前12个综合服务窗口每天的办件量在400件左右,另外,为方便企业和百姓办理业务,他们在服务大厅还专门设立了休闲区、填表区和24小时自助服务区,方便群众在非工作时间自行办理相关业务。

实行“一窗式服务”只是我镇“三整合”改革工作中的一环。今年以来,作为我市基层“三整合”改革工作牵头乡镇,我镇党委、政府在省市委及丹阳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上下同心、合力攻坚、先行先试,克服疫情等负面影响,以“集成集约、精简高效”为原则,全面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向纵深。目前的丹北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审批服务窗口已顺利运行近两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事项上万件,日均办理216件;一支综合执法队伍正在全镇的各个角落机动作战、狠抓执法,累计执法600余次,日均执法15次;一张基层治理网络正联通着基层治理头道关口,处理上报着各类大事小情;一个指挥调度中心正24小时不间断发挥大脑核心作用,源源不断向各方传递指令。同时,优化后的丹北镇“两办七局”也正发挥着各自职能,协同高效推进着丹北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

在人员配备方面,面对基层干部普遍存在的本领恐慌、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等突出问题,我镇一方面加紧培训提升,分批次组织近80人次前往市行政审批局、句容下蜀镇、江阴徐霞客镇等地跟班培训,并从中选拔约30人作为行政审批执法骨干力量强化业务培训,为“三整合”顺利推进积蓄力量;另一方面采取拜师结对、以老带新等举措,老同志主动退出中层岗位后,重点发挥传帮带作用,人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此外,加紧培养使用年轻干部,将年轻干部分派进入审批服务执法一线部门,在处理一线事务中锤炼本领、提升水平、加快成长。目前,我镇行政审批局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2岁,综合行政执法局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7岁,年轻的“后浪”们展现自我、服务群众的舞台得到了充分保障,充分释放了基层治理的新生活力。

目前,我镇“三整合”改革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下阶段,我镇将继续坚持改革目标不动摇,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软、硬件双达标”行动,在权限承接运转、编制精准运用、“大网格”效能提升、考评激励机制探索和审批服务职能延伸等方面不断加大探索力度,确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丹北落地生根、建成达效,为全市基层“三整合”改革工作贡献“丹北方案”。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