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妈妈干活偷吃“糖果”3岁幼儿差点误食减肥药
医生提醒:家长要妥善保管药品,孩子误食后应及时就医
本报讯 (记者 陈晓玲)时下,市面上很多成人药品都包裹着鲜艳的颜色,对于缺少判断能力的幼儿来说,这些颜色漂亮的药品很可能被他们当作糖果,稍不留意就容易误食,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近日,市民黄女士就遭遇了这样的事,3岁的女儿差点误食了减肥药。对此,医生提醒,家长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叮嘱孩子不能随便吃东西,同时要妥善保管好药品,如果孩子误食,应及时送医处理。
黄女士告诉记者,前年生完孩子后胖了不少,为恢复到之前的体重,她从朋友那儿购买了减肥药,效果还不错,所以家中常有备货。“我一般都是早饭前吃一粒,当天吃了一粒后就去洗衣服了,瓶子放在茶几上忘记盖好收起来了。”黄女士说,由于孩子一个人在客厅,所以在阳台洗衣服的时候她一直和孩子说话,孩子都会一一搭话,“大概说了四五句话后,我跟她说话就不回答了,我怕她去触碰电器之类的,就赶紧从阳台跑到客厅,发现减肥药瓶子倒在茶几上,她刚往嘴里塞了一粒减肥药。”
这让黄女士吓出了一身冷汗,立即捏着孩子的脸颊,把粉红色的减肥药从其嘴里抠了出来。“减肥药是胶囊状的,还好外皮是完好的,她可能把粉红色的减肥药当成糖果了。”黄女士心有余悸地说,这次意外把一家人吓得够呛,之后她就把家里所有的药品都藏了起来,并一再告诫女儿以后不能乱吃东西。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安全尤为重要。不仅要防止烫伤、跌落、触电等伤害,还应该特别注意药品安全。对此,市中医院急诊科医师钱红金表示,误食药物导致中毒的孩子主要集中在1~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自主活动能力,但又缺少基本的认知能力,加上天性好奇,喜欢用嘴巴去尝试各种东西,因此,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误食的意外。
那该如何预防孩子误食药物呢?钱医生建议,家长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告诫他们不要乱吃东西,特别是来源不明的食物。同时,家长要把药物分门别类妥善收好,成人药物和儿童药物要分开放置,不要跟食物放在一起,尽量放置于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
钱医生还提醒,孩子的模仿能力强,成人服药时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以免孩子因为好奇而模仿大人的服药行为,服药后放置药物时也要尽量避开孩子。此外,家长平时在喂孩子吃药时,不能哄骗孩子说药物是糖果,以免给了孩子错误认知,以为药就是糖,可以随便吃。如果发现孩子误食药物,家长可用手指刺激孩子咽部进行催吐,使药物迅速吐出,减少药物过多的吸收,催吐后应立即带孩子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同时带上孩子误服的药物,以便医生快速判断和诊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