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娃娃抓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连日来,“光盘行动”的节俭之风悄然吹进了我市中小学校园——
小小“光盘族”用行动守护“文明餐桌”
本报记者 马骏
近日,在我市新桥中心小学,一场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拉开帷幕。学校专门为此制定了《文明用餐公约》,全体师生共同遵守。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纷纷以实际行动践行“光盘行动”,争做“文明餐桌”的实践者、推广者和监督者。记者了解到,连日来,我市很多中小学校纷纷开展此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孩子们“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由孩子产生的饮食浪费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市民孙先生表示,他不止一次在餐饮店内看到,一些孩子进了餐厅后要这要那,有些宠溺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则是有求必应。“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个孩子被爷爷奶奶带到餐厅吃饭,只看见这孩子站在座位上蹦蹦跳跳,一会儿要甜点,一会儿要冰淇淋,最后都是‘浅尝辄止’,一桌子的食物剩了一大半。他们点的菜品中,有一些是孩子尝了一口就不想再吃的,有一些是无法打包的,最后浪费了很多食物。”孙先生认为,孩子正处于懵懂阶段,对很多道理并不懂,但家长应该很清楚,在抵制餐饮浪费这件事上不该对孩子区别对待。如果家长能够好好教育孩子,使孩子们懂得珍惜食物,那孩子便能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而如果听之任之,一味宠溺,不仅浪费了粮食,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在家人身边和在学校老师身边完全不一样。在父母或是家中老人身边时,孩子多少会有些乖张,我行我素,但到了学校,不管是上课、吃饭都要守规矩得多。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学校同样是孩子们浪费粮食的“重灾区”。曾在某小学食堂工作多年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学校食堂里准备了泔水桶,几乎每天午餐过后都是盛满了推出学校的。“能做到‘光盘’的孩子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孩子多少会剩一些倒掉。”陈女士说,“毕竟都是些孩子,还不懂得珍惜粮食。我们看到了也挺无奈的,有时候学校老师看到这类情况,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但从效果来看,作用并不明显。”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上小学,前阵子总是抱怨在学校里吃不饱。“起初,我还以为是学校给孩子的饭菜不够,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孩子觉得学校里的饭菜没有家里的好吃。孩子吃不饱实则是自己挑食,不愿吃的结果。”李女士说,最近,孩子所在学校开展了“抵制餐饮浪费”的活动,她认为很有必要。“浪费粮食如果成为孩子的习惯,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在生活中养成奢靡浪费的坏习惯,对其将来步入社会工作生活都是非常不利的。相反,如果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一般也能做到勤俭节约。”李女士说。
孩子珍惜粮食的习惯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来培养,一旦孩子养成了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会对家长产生“反作用力”,督促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不浪费。
市民吴先生就表示,最近这段时间,孩子在家里几乎是大变样,“盛饭的时候,她会先盛小半碗,吃完之后再去电饭锅里添一点。”吴先生说,“孩子妈妈最近嚷着要‘减肥’,动不动就把碗筷一推,不吃了,结果前两天被孩子数落了一顿。现在,她可是家中的‘督察员’,盯着我们呢。”吴先生表示,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节约,抵制餐饮浪费,女儿就读的学校也不例外,推行的“光盘行动”让孩子们意识到粮食粒粒珍贵。“我觉得特别好,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好习惯,那等他们长大成人后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平时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该从孩子身上学习,相互监督,一起培养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吴先生最后说道。
网友评论